疹子
- 拼音zhěn zǐ
- 注音ㄓㄣˇ ㄗ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疹子[ zhěn zǐ ]
⒈ ?麻疹。
引證解釋
⒈ ?麻疹。
引老舍 《女店員》第一幕第二場(chǎng):“誰家的娃娃出疹子,還有哪家的孩子長(zhǎng)痄腮,我都知道?!?/span>
國語辭典
疹子[ zhěn zi ]
⒈ ?一種癥狀。皮膚上出現(xiàn)紅色或白色的斑點(diǎn)。通常因猩紅熱、麻疹、食物中毒、過敏等 因素而引起。
⒉ ?俗稱麻疹。
例如:「小孩子出了疹子后,就可以終生免疫。」
英語rash
德語Ausschlag (S, Med)?, Masern (S, Med)?
法語rougeole
疹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(dòng)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(duì)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(duì)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(duì)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疹 | zhěn | 疒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疹 zhěn(ㄓㄣˇ) ⒈ ?皮膚上起的小顆粒,通常是紅色,多由皮膚表層發(fā)炎浸潤(rùn)而起:濕疹。麻疹(亦稱“疹子”)。風(fēng)疹。丘疹。皰疹。 異體字 疢 胗 漢英互譯 anthema、exanthem、exanthema、pox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measles; rash; fever |
疹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疹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