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法
- 拼音xíng fǎ
- 注音ㄒ一ㄥˊ ㄈ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行法[ xíng fǎ ]
⒈ ?按法行事。
⒉ ?做法。
⒊ ?謂書法中行書的字法筆勢。
⒋ ?指行政權。
引證解釋
⒈ ?按法行事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班朝治軍,蒞官行法,非禮威嚴不行?!?br />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上》:“君於 顛頡 之貴重如彼甚也,而君猶行法焉,況於我則何有矣?”
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是時民樸,畏罪自重,而 都(郅都 )獨先嚴酷,致行法不避貴戚,列侯宗室見 都,側目而視?!?br />宋 章炳文 《搜神秘覽》卷一:“旻(王旻 )悲泣言曰:‘死只死矣,但 孝先(費孝先 )所言,終無驗耳?!笥乙允钦Z上達,翌日,郡守命,未得行法。”
⒉ ?做法。
引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回:“小的正要回老爺:這下月便是河臺的正壽,可不知老爺打算怎么樣個行法?”
⒊ ?謂書法中行書的字法筆勢。
引《宣和書譜·李邕》:“邕 初學,變 右軍 行法,頓剉起伏,既得其妙,復乃擺脫舊習,筆力一新?!?/span>
⒋ ?指行政權。
引梁啟超 《樂利主義泰斗邊沁之學說·邊沁之政法論》:“立法、行法、司法三權鼎立之説,自 希臘 之 亞里士多德 既已論及,至 孟德斯鳩 而大倡之, 美國 獨立,採其學理著諸憲法,於是諸國靡然效之,此義幾成金科玉律矣?!?/span>
行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行 | háng xíng | 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行 háng(ㄏㄤˊ) ⒈ ?行列:字里行間。羅列成行。 ⒉ ?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幾? ⒊ ?步行的陣列。 ⒋ ?量詞。用于成行的東西:淚下兩行。 ⒌ ?某些營業(yè)所:銀行。花行。商行。 ⒍ ?行業(yè):同行。各行各業(yè)。 ⒎ ?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:行棉襖。行幾針。 其他字義 行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走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蹤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遠自邇。 ⒉ ?出外時用的:行裝。行篋。行李。 |
法 | fǎ | 氵 | 8畫 | 基本字義 法 fǎ(ㄈㄚˇ) ⒈ ?體現(xiàn)統(tǒng)治階段的意志,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(guī)則:法辦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規(guī)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場。法理。法紀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對稱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,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法律義務的社會組織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憲法(國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遙法外。 ⒉ ?處理事物的手段:辦法。設法。手法。寫法。 ⒊ ?仿效:效法。 |
行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行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