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器
- 拼音lì qì
- 注音ㄌ一ˋ ㄑ一ˋ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利器[ lì qì ]
⒈ ?鋒利的兵器。
例鐵須礪以成利器?!稌?shū)·說(shuō)命上》孔傳。
英sharp weapon;
⒉ ?有效的工具。
英efficient instrument;
⒊ ?比喻杰出的才能。
例不遇盤根錯(cuò)節(jié),何以別利器乎?——《后漢書(shū)·虞詡傳》
英outstanding ability;
引證解釋
⒈ ?鋒利的武器。
引《書(shū)·說(shuō)命上》“若金,用汝作礪” 孔 傳:“鐵須礪以成利器?!?br />南朝 陳 徐陵 《梁貞陽(yáng)侯與王太尉僧辯書(shū)》:“精兵利器,勢(shì)勇雷霆。”
宋 梅堯臣 《寄永興招討夏太尉》詩(shī):“馬煩人怠當(dāng)勁虜,雖持利器安得強(qiáng)?!?br />老舍 《二馬》第三段四:“象 日本 人一樣,造大炮飛艇和一切殺人的利器?!?/span>
⒉ ?精良的工具。
引《論語(yǔ)·衛(wèi)靈公》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 漢 孔安國(guó) 注:“言工以利器為用?!?br />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坐在這樣近代交通的利器上,驅(qū)馳于三百萬(wàn)人口的東方大都市 上海 的大街?!?/span>
⒊ ?指兵權(quán)。
引《資治通鑒·漢靈帝中平六年》:“但當(dāng)速發(fā)雷霆,行權(quán)立斷,則天人順之。而反委釋利器,更徵外助,大兵聚會(huì),強(qiáng)者為雄,所謂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,功必不成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利器,謂兵柄也?!?/span>
⒋ ?喻杰出的才能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虞詡傳》:“志不求易,事不避難,臣之職也。不遇槃根錯(cuò)節(jié),何以別利器乎?”
唐 王昌齡 《上侍御士兄》詩(shī):“利器必先舉,非賢安可任?”
宋 蘇軾 《乞擢用林豫札子》:“﹝ 林豫 ﹞勇於立事,常有為國(guó)捐軀之意,試之盤錯(cuò)之地,必顯利器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利器[ lì qì ]
⒈ ?有效的工具。
引《晉書(shū)·卷五二·阮種傳》:「良工之須利器,巧匠之待繩墨也。」
反鈍器
⒉ ?鋒利的兵器。
引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三六》:「平時(shí)在廝撲行里走,身邊常帶有利器?!?/span>
⒊ ?利于國(guó)家的事物。
引《老子·第三六章》:「國(guó)之利器,不可以示人?!?/span>
⒋ ?兵權(quán)。
引《資治通鑒·卷五九·漢紀(jì)五十一·靈帝中平六年》:「而反委釋利器,更征外助?!?/span>
⒌ ?比喻英才。
引《后漢書(shū)·卷五八·虞詡傳》:「不遇槃根錯(cuò)節(jié),何以別利器乎?」
英語(yǔ)sharp weapon, effective implement, outstandingly able individual
德語(yǔ)Schneidzeug (S)?
法語(yǔ)couverts
利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器 | qì | 口 | 1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器 qì(ㄑ一ˋ) ⒈ ?用具的總稱:器皿。器物。器械。木器。武器。器小易盈。 ⒉ ?生物體結(jié)構(gòu)中具有某種獨(dú)立生理機(jī)能的部分:器官。消化器。 ⒊ ?人的度量、才干:器度。器量( liàng )。器宇。器質(zhì)。大器晚成。 ⒋ ?重視:器重。器敬。 異體字 噐 漢英互譯 implement、organ、utensil、ware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receptacle, vessel; instrument |
利 | lì | 刂 | 7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利 lì(ㄌ一ˋ) ⒈ ?好處,與“害”“弊”相對(duì):利弊。利害。利益。利令智昏。興利除弊。 ⒉ ?使順利、得到好處:利己。利用厚生(充分發(fā)揮物的作用,使民眾生活優(yōu)厚富裕起來(lái))。 ⒊ ?與愿望相符合:吉利。順利。 ⒋ ?刀口快,針尖銳,與“鈍”相對(duì):利刃。利刀。利劍。利落。利口巧辯。 ⒌ ?從事生產(chǎn)、交易、貨款、儲(chǔ)蓄所得超過(guò)本錢的收獲:利息。利率( lǜ )。一本萬(wàn)利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痢 漢英互譯 benefit、favourable、profit、 |
利器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利器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