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然
- 拼音yóu rán
- 注音一ㄡˊ ㄖㄢˊ
- 繁體猶然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猶然[ yóu rán ]
⒈ ?舒遲貌。微笑自得之貌。仍然如此。尚且。尚且如此。仍然。
引證解釋
⒈ ?舒遲貌。
引《大戴禮記·哀公問五義》:“君子猶然如將可及也,而不可及也。”
《逸周書·官人》:“喜色猶然以出?!?br />朱右曾 校釋:“猶然,舒和貌?!?/span>
⒉ ?微笑自得之貌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宋榮子 猶然笑之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崔 李 云:‘猶,笑貌?!?/span>
⒊ ?尚且。
引《史記·游俠列傳》:“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,猶然遭此菑,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?”
⒋ ?尚且如此。
引清 方文 《胡母節(jié)壽詩》:“世變節(jié)義如輕塵,男子猶然況婦人?!?/span>
⒌ ?仍然。
引《京本通俗小說·志誠張主管》:“只因小夫人生前甚有 張勝 的心,死后猶然相從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六回:“﹝一對料絲燈﹞今已六十餘年,猶然簇新?!?br />李劼人 《死水微瀾》第一部分一:“至今四十多年了,這幅畫景,猶然清清楚楚的擺在腦際?!?/span>
⒍ ?仍然如此。
引宋 歐陽修 《歸田錄》卷二:“唐 世士人宴聚,盛行葉子格, 五代 、國初猶然,后漸廢不傳。”
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關(guān)鎮(zhèn)雜記·秦皇島》:“﹝ 秦皇 ﹞下馬拜,荊皆垂首向地,如頓伏狀。至今猶然?!?br />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五:“明 季士大夫投刺率稱某某拜,開國猶然,近人多易以‘頓首’二字。”
國語辭典
猶然[ yóu rán ]
⒈ ?舒遲的樣子。
引《荀子·哀公》:「故猶然如將可及者,君子也?!?/span>
⒉ ?微笑的樣子。
引《莊子·逍遙游》:「故夫知效一官,行比一鄉(xiāng),德合一君,而征一國者,其自視也亦若此矣,而宋榮子猶然笑之。」
⒊ ?尚且。
引《史記·卷一二四·游俠傳·序》:「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,猶然遭此菑,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?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六回》:「今已六十余年,猶然簇新?!?/span>
⒋ ?依舊如此。
引宋·歐陽修《歸田錄·卷二》:「唐世士人宴聚,盛行葉子格,五代、國初猶然,后漸廢不傳?!?br />元·關(guān)漢卿《單刀會·第四折》:「鏖兵的江水猶然熱,好叫我情慘切?!?/span>
猶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猶 | yóu | 犭 | 7畫 | 基本字義 猶(猶) yóu(一ㄡˊ) ⒈ ?相似,如同:猶如。過猶不及。 ⒉ ?尚且:猶且。猶自。困獸猶斗(喻瀕于失敗的人,雖走投無路還要頑強抵抗)。 ⒊ ?〔猶豫〕遲疑不決。 ⒋ ?〔猶疑〕遲疑。 ⒌ ?仍然,還( hái ):猶然。記憶猶新。 異體字 尤 猶 漢英互譯 just as、like、still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尤聲 English like, similar to, just like, as |
然 | rán | 灬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然 rán(ㄖㄢˊ) ⒈ ?對,是:然否。不然。不以為然。 ⒉ ?以為對,答應,信守:然納(以為對而采納)。然諾(許諾,信守諾言)。 ⒊ ?這樣,如此:當然。然后。然則。 ⒋ ?表示一種語氣(a.表決定,猶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然”;b.表比擬,猶言一般,如“如見其肺肝然”)。 ⒌ ?用于詞尾,表示狀態(tài):顯然。忽然。飄飄然。 ⒍ ?古同“燃”。 異體字 ? 嘫 肰 燃 漢英互譯 but、correct、however、like that、right、so 造字法 形聲:從灬、聲 |
猶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猶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