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軼
- 拼音qū yì
- 注音ㄑㄨ 一ˋ
- 繁體屈軼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屈軼[ qū yì ]
⒈ ?亦稱“屈佚草”。亦稱“屈草”。
⒉ ?古代傳說(shuō)中一種草,謂能指識(shí)佞人,故又名“指佞草”。
⒊ ?比喻能識(shí)別奸佞的賢臣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稱“屈佚草”。亦稱“屈草”。
⒉ ?古代傳說(shuō)中一種草,謂能指識(shí)佞人,故又名“指佞草”。
引漢 王充 《論衡·是應(yīng)》:“屈軼,草也。安能知佞?”
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堯 時(shí)有屈佚草,生於庭,佞人入朝,則屈而指之?!?br />南朝 齊 謝朓 《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(yīng)詔》詩(shī):“屈草戒諛,階蓂紀(jì)日?!?br />唐 李咸用 《讀修睦上人歌篇》詩(shī):“才似煙霞生則媚,直如屈軼佞則指?!?br />唐 蘇味道 《贈(zèng)封御史入臺(tái)》詩(shī):“夕鴉共鳴舞,屈草接芳霏?!?br />章炳麟 《原儒》:“屈軼指佞, 黃帝 騎龍?!?/span>
⒊ ?比喻能識(shí)別奸佞的賢臣。
引《舊唐書·袁高薛存誠(chéng)等傳贊》:“唯 袁 與 薛,人中屈軼?!?br />清 錢謙益 《南京江西道陳必謙授文林郎制》:“人中屈軼,京國(guó)為之聳觀。”
屈軼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軼 | yì | 車 | 9畫 | 基本字義 軼(軼) yì(一ˋ) ⒈ ?超過(guò):軼倫(超過(guò)同輩)。軼才(出眾的才能)。軼材(不平凡的人才)。 ⒉ ?散失:軼事。軼聞。 ⒊ ?古同“溢”,充滿而流出。 異體字 軼 造字法 形聲:從車、失聲 English rush forth; surpass, excel |
屈 | qū | 尸 | 8畫 | 基本字義 屈 qū(ㄑㄨ) ⒈ ?使彎曲,與“伸”相對(duì):屈曲( qū )。屈折。屈膝。屈伸(彎曲和伸直,引申為失意和得意)。首屈一指。卑躬屈膝。 ⒉ ?低頭,降服:屈服。屈從。威武不屈。 ⒊ ?冤枉,叫人不痛快:冤屈。委屈。屈辱。屈才。屈就(受委屈而擔(dān)任某種職務(wù),常用于請(qǐng)人任職的客套話)。屈駕。屈己待人。 ⒋ ?理虧:屈心(虧心,昧心)。理屈詞窮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詘 漢英互譯 bend、bow、injustic、subdue、submit、wrong 相關(guān)字詞 伸 造字 |
屈軼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屈軼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