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簴
- 拼音zhōng jù
- 注音ㄓㄨㄥ ㄐㄨˋ
- 繁體鍾簴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鐘簴[ zhōng jù ]
⒈ ?見“鐘虡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鐘虡”。
⒉ ?即鐘虡。參見“鐘簴”。
引南朝 梁 江淹 《空青賦》:“騁神形於鐘簴,舒恠物與雷電?!?br />一本作“鐘簴”。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討賊立功》:“蕩寇已展云旗,搦管先成露布,報道鐘簴不移,更言廟貌如故?!?br />清 黃遵憲 《久旱雨霽丘仲閼過訪飲人境廬仲閼有詩兼慨近事依韻和之·四用前韻》:“撼門環(huán)哭呼高皇,鐘簴何人奉太常?”
⒊ ?借指社稷王朝。
引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應(yīng)聘》:“王敦 志圖大寳,手移鐘簴?!?br />明 夏完淳 《討降賊大逆檄》:“三百年之鐘簴,德邁五三?!?br />清 侯方域 《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》:“安鐘簴於震蕩之后,豈曰謀身不臧?”
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·公私篇》:“沉沉二千餘年,暗暗二十四姓,籀其史焉,徘徊其鐘簴焉,吾民族之性質(zhì),未始不如是,是其足道者!”
⒋ ?指鐘或鐘聲。
引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豈能若西域之鐘簴,不叩自鳴者哉!”
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十四:“鐘簴蒼涼行色晚,狂言重起廿年瘖。”
鐘簴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鐘 | zhōng | 钅 | 9畫 | 基本字義 鐘(鐘、鍾) zhōng(ㄓㄨㄥ) ⒈ ?金屬制成的響器,中空,敲時發(fā)聲:警鐘。編鐘(古代樂器。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,用小木槌擊奏。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數(shù)也不同)。鐘鼎(古銅器總稱,上面銘刻文字)。 ⒉ ?計時的器具:鐘表(鐘和表的總稱)。座鐘。鐘鳴漏盡(晨鐘已鳴,夜漏將盡。喻年屆遲幕)。 ⒊ ?指某個一定的時間,小時:鐘頭(小時,如“開了一個鐘鐘的會”)。 ⒋ ?杯子。 ⒌ ?集中,專一:鐘情(感情專 |
簴 | jù | 竹 | 19畫 | 基本字義 簴 jù(ㄐㄨˋ) ⒈ ?古代掛鐘磬的架子上的立柱。 統(tǒng)一碼 簴字UNICODE編碼U+7C34,10進(jìn)制: 31796,UTF-32: 00007C34,UTF-8: E7 B0 B4。 簴字位于中日韓統(tǒng)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|
鐘簴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鐘簴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