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關
- 拼音gōng guān
- 注音ㄍㄨㄥ ㄍㄨㄢ
- 繁體工關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工關[ gōng guān ]
⒈ ?明清專收客商販運竹、木捐稅的稅關,由工部管轄。竹、木征稅,自唐德宗時開始。明初設抽分竹木局,征竹、木、柴、炭等稅。成化七年(1471年)設蕪湖、荊州、杭州三局,由工部派員管理,稅收供該部營繕費用,是為工關的權輿。清初沿明制,至鴉片戰(zhàn)爭后,改稱常關。
引證解釋
⒈ ?明 清 專收客商販運竹、木捐稅的稅關,由工部管轄。竹、木征稅,自 唐德宗 時開始。 明 初設抽分竹木局,征竹、木、柴、炭等稅。 成化 七年(1471年)設 蕪湖、荊州、杭州 三局,由工部派員管理,稅收供該部營繕費用,是為工關的權輿。 清 初沿 明 制,至鴉片戰(zhàn)爭后,改稱常關。
國語辭典
工關[ gōng guān ]
⒈ ?一種清代稅制。是針對竹木所課的稅。設專關,兼榷船貨,由工部掌理,稱為「工關」,后統(tǒng)改為常關。
工關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關 | guān | 丷 | 6畫 | 基本字義 關(關) guān(ㄍㄨㄢ) ⒈ ?閉,合攏:關門。關閉。關張。關停并轉(zhuǎn)( zhǎn )。 ⒉ ?拘禁:關押。關禁。 ⒊ ?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(wèi)處所:關口。關隘。關卡(qiǎ)。關塞( sài )。關津。嘉峪關。 ⒋ ?征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:海關。關稅。 ⒌ ?重要的轉(zhuǎn)折點,不易度過的時機:關節(jié)。難關。年關。 ⒍ ?牽連,聯(lián)屬:關連。關聯(lián)。關心。關涉。關乎。關注。關于。有關。 ⒎ ?舊指發(fā)給或支領薪餉:關餉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|
工 | gōng | 工 | 3畫 | 基本字義 工 gōng(ㄍㄨㄥ) ⒈ ?個人不占有生產(chǎn)資料,依靠工資收入為生的勞動者:工人。工人階級。工農(nóng)聯(lián)盟。 ⒉ ?制造生產(chǎn)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生產(chǎn)事業(yè):工業(yè)。工業(yè)革命。 ⒊ ?從事體力或腦力勞動:工作。工廠??⒐?。 ⒋ ?工作量:記工。這個工程需要三十個工。 ⒌ ?技術和技術修養(yǎng):唱工兒。工夫(a.本領,造詣,亦作“功夫”;b.時間)。工力。 ⒍ ?細致,精巧:工巧。工整。工筆(中國畫技法,用筆工整,注重細部的描繪)。 ⒎ ? |
工關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工關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