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栝
- 拼音yǐn guā
- 注音一ㄣˇ ㄍㄨㄚ
- 繁體隱栝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隱栝[ yǐn guā ]
⒈ ?亦作“隱括”。亦作“隱?”。
⒉ ?用以矯正邪曲的器具。
⒊ ?引申為標(biāo)準(zhǔn)、規(guī)范。
⒋ ?矯正,修正。
⒌ ?審度;查核。
⒍ ?概括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隱括”。
⒉ ?用以矯正邪曲的器具。
引《韓非子·難勢(shì)》:“夫棄隱栝之法,去度量之?dāng)?shù),使 奚仲 為車,不能成一輪?!?br />王先慎 集解:“張榜 本、 趙 本‘栝’作‘括’。”
陳奇猷 集釋引 太田方 曰:“揉曲曰隱,正方曰栝?!?br />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大論》:“俗非 唐 虞 之時(shí),而世非 許由 之民,而欲廢法以治,是猶不用隱括斧斤,欲撓曲枉直也。”
郭沫若 《十批判書·韓非子的批判》:“木箭必待隱栝而后成為輪矢,人也必須加以人工然后才成為善人。”
⒊ ?引申為標(biāo)準(zhǔn)、規(guī)范。
引唐 長(zhǎng)孫無(wú)忌 《進(jìn)律疏議表》:“撰《律疏》三十卷,筆削已了,實(shí)三典之隱括,信百代之準(zhǔn)繩?!?br />清 章學(xué)誠(chéng) 《文史通義·和州志前志列傳序例下》:“雖中庸史官,皆可勉副繩墨,粗就隱括?!?/span>
⒋ ?矯正,修正。
引《后漢書·鄧訓(xùn)傳》:“訓(xùn) 考量隱括?!?br />李賢 注引《孫卿子》:“拘木必待隱括蒸揉然后直?!?br />漢 何休 《<春秋公羊傳>序》:“往者略依 胡母生 條例,多得其正,故遂隱括使就繩墨焉?!?br />徐彥 疏:“解云,隱謂隱審,括為檢括,繩墨猶規(guī)矩也?!?/span>
⒌ ?審度;查核。 《后漢書·鄧訓(xùn)傳》:“建初 三年,拜 訓(xùn) 謁者,使監(jiān)領(lǐng)其事。
引訓(xùn) 考量隱括,知大功難立,具以上言?!?br />李賢 注:“隱審量括之也。”
《梁書·武帝紀(jì)上》:“請(qǐng)自今選曹宜精隱括,依舊立簿,使冠履無(wú)爽,各實(shí)不違?!?br />宋 王安石 《與孟逸秘校手書》之五:“閣下宜勉數(shù)日之勞,躬往隱括而發(fā)之,裁其價(jià)以予民?!?/span>
⒍ ?概括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回目:“説楔子敷陳大義,借名流隱括全文?!?br />郭沫若 《奴隸制時(shí)代·評(píng)<離騷>底作者》:“但《離騷》里面的話分明被隱括著的。”
隱栝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隱 | yǐn yìn | 阝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隱(隱) yǐn(一ㄣˇ) ⒈ ?藏匿,不顯露:隱藏。隱匿。隱居。隱士。隱諱。 ⒉ ?傷痛:隱惻。 ⒊ ?憐憫:惻隱之心。 其他字義 隱(隱) yìn(一ㄣˋ) ⒈ ?倚,靠:隱幾而臥(靠著幾案睡眠)。 異體字 隱 隠 漢英互譯 concealed、dormant、latent 相關(guān)字詞 現(xiàn)、顯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hide, conceal; hidden, secret |
栝 | guā tiǎn | 木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栝 guā(ㄍㄨㄚ) ⒈ ?古書上指檜樹。 ⒉ ?箭末扣弦處:箭栝。矢栝。 ⒊ ?多年生草本植物,爬蔓,果實(shí)橢圓形。根和果實(shí)均可入藥。通稱“栝樓”。 其他字義 栝 tiǎn(ㄊ一ㄢˇ) ⒈ ?撥火棍。 異體字 ? 桰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舌聲 English a builder's frame for measuring |
隱栝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隱栝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