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甲
- 拼音pī jiǎ
- 注音ㄆ一 ㄐ一ㄚ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披甲[ pī jiǎ ]
⒈ ?穿上鎧甲。
例披甲持槍。
英wear armor;
引證解釋
⒈ ?穿上鎧甲。
引《漢書·陳湯傳》:“望見單于立五采幡織,數(shù)百人披甲乘城?!?br />《北史·張定和傳》:“定和 不披甲,挺身登山,中流矢而斃?!?br />曹亞伯 《武昌革命真史·致滿清政府電》:“然所以如此披甲厲兵,枕戈飲血者……實以祖仇所在,人心所趨,事勢有不得不然耳。”
⒉ ?借指從軍。
引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雷誅營卒》:“二十年前,披甲時曾有一事,我因同為班卒,稔知之。”
⒊ ?清 代八旗兵的別稱。
引清 王逋 《蚓庵瑣語》:“貝勒在 杭 發(fā)披甲三千,廿五晚抵 嘉興?!?br />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·畏公<論女子勞動問題>》:“滿洲 入 關(guān) ……劫掠男女,數(shù)達巨萬,皆分給旗民,而良家婦女,其有從男子坐罪者,亦發(fā)給披甲為奴?!?/span>
國語辭典
披甲[ pī jiǎ ]
⒈ ?穿著鎧甲。也作「被甲」。
引《漢書·卷七〇·陳湯傳》:「望見單于城上立五采幡織,數(shù)百人披甲乘城。」
英語to don armor
德語panzern (V)?
法語Huit Bannières
披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披 | pī | 扌 | 8畫 | 基本字義 披 pī(ㄆ一) ⒈ ?覆蓋在肩背上:披星戴月。 ⒉ ?穿戴:披掛。披甲。 ⒊ ?打開,散開:披襟。披閱。披露(發(fā)表,公布,表露)。所向披靡。 ⒋ ?劈開,裂開:竹竿披了。 異體字 翍 ? 漢英互譯 wrap around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皮聲 English wear; split; crack |
甲 | jiǎ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甲 jiǎ(ㄐ一ㄚˇ) ⒈ ?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順序第一的代稱:甲子?;祝畾q的人)。 ⒉ ?居于首位的,超過所有其它的:甲等。 ⒊ ?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:一甲(名為“進士及第”);二甲(名為“進士出身”);三甲(名為“同進士出身”)。 ⒋ ?古代軍人打仗穿的護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屬葉片制成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 ⒌ ?現(xiàn)代用金屬做成有保護功能的裝備:甲板。裝甲車。 ⒍ ?某些動物身上有保護功能的硬殼:龜 |
披甲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披甲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