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胡疐尾
- 拼音bá hú zhì wěi
- 注音ㄅㄚˊ ㄏㄨˊ ㄓˋ ㄨㄟ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跋胡疐尾[ bá hú zhì wěi ]
⒈ ?《詩·豳風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”后以“跋胡疐尾”喻進退兩難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省作“跋胡”。
引《詩·豳風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?!?br />宋 李綱 《謝復觀文殿大學士表》:“惟信古太過,而欲為曲突徙薪之謀,故與物多違而每致跋胡疐尾之患。”
唐 杜甫 《大歷三年春四十韻》:“鹿角 真走險, 狼頭 如跋胡?!?br />仇兆鰲 注:“《水經注》:江 水又東流 狼頭灘,其水并峻激奔暴,魚鱉所不能游,其歌曰:‘灘頭白浡堅相持,倏忽淪沒別無期?!?/span>
國語辭典
跋胡疐尾[ bá hú zhì wěi ]
⒈ ?胡,項下的垂肉。跋胡疐尾指前進就踏著垂肉,后退又被尾巴絆倒。語本比喻陷入困境,進退兩難。明·朱之瑜〈答完翁書〉:「一時倉卒,事事不審,又一身作仆,兄翁行后,更覺周折,弟又才短,所以跋胡疐尾?!挂沧鳌赴锨隘F后」、「跋前躓后」。
引《詩經·豳風·狼跋》:「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」
近跋前疐后 跋前躓后
跋胡疐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尾 | wěi yǐ | 尸 | 7畫 | 基本字義 尾 wěi(ㄨㄟˇ) ⒈ ?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:尾巴。尾鰭。鳥尾。 ⒉ ?末端:排尾。船尾。尾聲。尾骨。尾燈。尾數。尾音。結尾。掃尾?;㈩^蛇尾。 ⒊ ?在后面跟:尾隨。尾追。 ⒋ ?量詞,指魚:三尾魚。 ⒌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其他字義 尾 yǐ(一ˇ) ⒈ ?特指馬尾( wěi )巴上的毛:馬尾羅。馬尾兒提豆腐―提溜不起來。 ⒉ ?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針狀物:三尾兒(雌蟋蟀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cauda、offal、trail 相關字詞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疐 | zhì dì | 疋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疐 zhì(ㄓˋ) ⒈ ?古同“躓”:“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?!?其他字義 疐 dì(ㄉ一ˋ) ⒈ ?古通“蒂”,爪果的蒂。 異體字 ? 嚏 躓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fall, stumble, falter; hindered |
跋 | bá | 足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跋 bá(ㄅㄚˊ) ⒈ ?翻山越嶺:跋涉。 ⒉ ?踩,踐踏:跋前躓后(喻進退兩難)。 ⒊ ?文章或書籍正文后面的短文,說明寫作經過、資料來源等與成書有關的情況:跋文。跋語。序跋。 異體字 ? 犮 ? 漢英互譯 cross mountains、postcript 造字法 形聲:從足、犮聲 English go by foot; epilogue, colophon |
跋胡疐尾的近義詞
跋胡疐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