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丁
- 拼音bái dīng
- 注音ㄅㄞˊ ㄉ一ㄥ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白丁[ bái dīng ]
⒈ ?沒有取得功名的平民。
例往來無白丁?!啤⒂礤a《陋室銘》
英common people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; illiterate person;
⒉ ?古:平民。也指臨時(shí)征集的無軍籍的壯丁。
英commoner;
引證解釋
⒈ ?指沒有功名的人;平民。
引《隋書·李敏傳》:“﹝ 隋文帝 ﹞謂公主曰:‘ 李敏 何官?’對(duì)曰:‘一白丁耳。’”
宋 岳飛 《奏乞除在外宮觀第三札子》:“伏念臣起自白丁,誤蒙器使?!?br />明 無心子 《金雀記·擲果》:“家世 洛陽,性習(xí)豪邁,甘為紈袴,又恥白丁。”
《十月》1981年第5期:“要唱獨(dú)腳戲,自己吹自己……談笑無白丁,往來皆知己。”
⒉ ?指不學(xué)無術(shù)或缺乏知識(shí)的人。亦指文盲。
引唐 劉禹錫 《陋室銘》:“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?!?br />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報(bào)仇》:“每嘗聞得那 季小姐 精於翰墨,這封書,恰像個(gè)白丁寫的?!?br />《人民日?qǐng)?bào)》1981.4.4:“一分到公社衛(wèi)生院我就開始學(xué)點(diǎn)業(yè)務(wù)知識(shí),一兩年下來,至少不是白丁了?!?/span>
⒊ ?舊指臨時(shí)征集的壯丁。也稱白徒。參見“白徒”。
引《宋書·沉攸之傳》:“既至京都,詣?lì)I(lǐng)軍將軍 劉遵考,求補(bǔ)白丁隊(duì)主。”
《南史·王敬則傳》:“胡松 領(lǐng)馬軍突其后,白丁無器杖,皆驚散?!?br />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論納諫》:“更有勑旨,今年白丁多已役訖,若從此放免,并是虛荷國(guó)恩?!?br />《舊五代史·僭偽傳二·劉守光》:“屬 瀛洲 軍亂,殺郡守, 仁恭(劉仁恭 )募白丁千人討平之, 匡威 壯其才,復(fù)使為帳中爪牙,令將兵戍 蔚州?!?/span>
國(guó)語辭典
白丁[ bái dīng ]
⒈ ?平民。
引《隋書·卷三七·李穆傳》:「既而大悅,謂公主曰:『李敏何官?』對(duì)曰:『一白丁耳?!弧?/span>
近平民
⒉ ?屬軍籍的壯丁。
引《宋書·卷八四·鄧琬傳》:「琬遣龍?bào)J將軍廖琰率數(shù)千人,并發(fā)廬陵白丁攻襲?!?/span>
⒊ ?文盲,不識(shí)字的人。
引唐·劉禹錫〈陋室銘〉:「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?!?/span>
德語einfaches Volk
白丁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丁 | dīng zhēng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丁 dīng(ㄉ一ㄥ) ⒈ ?天干的第四位,用于作順序第四的代稱:丁是丁,卯是卯。 ⒉ ?成年男子。 ⒊ ?人口。 ⒋ ?從事某種勞動(dòng)的人:園丁。 其他字義 丁 zhēng(ㄓㄥ) ⒈ ?〔丁丁〕象聲詞,形容伐木、下棋、彈琴的聲音。 異體字 釘 漢英互譯 man、population、four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ale adult; robust, vigorous; 4th heavenly stem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(mèng)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(jià)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(duì)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(duì)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白丁的近義詞
白丁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