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民
- 拼音píng mín
- 注音ㄆ一ㄥˊ ㄇ一ㄣˊ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平民[ píng mín ]
⒈ ?普通老百姓。
例如使平民皆習(xí)于兵?!巍ぬK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
平民和貴族之間的爭(zhēng)執(zhí)。
英common people;
引證解釋
⒈ ?本謂平善之人。后泛指普通老百姓。
引《書(shū)·呂刑》:“蚩尤 惟始作亂,延及于平民。”
孔 傳:“延及于平善之人。”
《漢書(shū)·食貨志下》“弋獵博戲亂齊民” 唐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齊,等也。無(wú)有貴賤,謂之齊民,若今言平民矣。”
宋 葉適 《徐文淵墓志銘》:“兵官大執(zhí)平民為賊,冀以成賞,君明其無(wú)罪,盡釋之。”
康有為 《大同書(shū)》丙部:“歐洲 中世有大僧、貴族、平民、奴隸之異,壓制既甚,故以 歐 人之慧,千年黑暗,不能進(jìn)化。”
巴金 《海的夢(mèng)》:“許多和他同住在 巴黎 貧民窟里的 猶太 平民,到法庭去敘述那些慘痛的事實(shí)?!?/span>
⒉ ?平治百姓。
引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義以生利,利以平民,政之大節(jié)也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平民[ píng mín ]
⒈ ?普通人民。
引《書(shū)經(jīng)·呂刑》:「蚩尤惟始作亂,延及于平民。」
《文選·潘勗·冊(cè)魏公九錫文》:「侵我三州,延于平民?!?/span>
近白丁 百姓 布衣 庶民
反貴族
⒉ ?平治百姓。
引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「禮以行義,義以生利,利以平民,政之大節(jié)也?!?/span>
英語(yǔ)ordinary people, commoner, civilian
德語(yǔ)einfacher Bürger, einfache Bürgerin (S)?, Zivilbev?lkerung (S)?, zivil (Adj)?
法語(yǔ)roturier
平民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平 | píng | 干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平 píng(ㄆ一ㄥˊ) ⒈ ?不傾斜,無(wú)凹凸,像靜止的水面一樣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 ⒉ ?均等:平分。平行( xíng 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 ⒊ ?與別的東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輩。 ⒋ ?安定、安靜:平安。平服。 ⒌ ?治理,鎮(zhèn)壓:平定。 ⒍ ?抑止(怒氣):他把氣平了下去。 ⒎ ?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 ⒏ ?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價(jià)。平凡。 ⒐ ?往常,一向:平生(a.從來(lái);b.終身)。平素。 ⒑ ? |
民 | mín | 乛 | 5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民 mín(ㄇ一ㄣˊ) ⒈ ?以勞動(dòng)群眾為主體的社會(huì)基本成員:人民。民主。民國(guó)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國(guó)內(nèi)有國(guó)籍,享受法律上規(guī)定的公民權(quán)利并履行公民義務(wù)的人)。國(guó)民(具有國(guó)籍的人)。 ⒉ ?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 ⒊ ?勞動(dòng)大眾的,非官方的:民間。民歌。民諺。民風(fēng)。民情。 ⒋ ?某族的人:漢民?;孛?。 ⒌ ?從事不同職業(yè)的人:農(nóng)民。漁民。 ⒍ ?非軍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 ⒎ ?同“苠”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ivilian、folk、the people 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