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就
- 拼音cǎo jiù
- 注音ㄘㄠˇ ㄐ一ㄡ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草就[ cǎo jiù ]
⒈ ?底稿草擬完成。
引證解釋
⒈ ?底稿草擬完成。
引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一〇三回:“使者去后, 樊於期 草就檄文?!?br />孫中山 《<民族主義>自序》:“《民族主義》一冊,已經(jīng)脫稿,《民權(quán)主義》、《民生主義》二冊亦草就大部。”
葉圣陶 《倪煥之》二八:“他帶著好幾天前草就的鄉(xiāng)村師范的計(jì)劃,從這個(gè)集會里出來,又參加到那個(gè)集會里去,卻始終沒有機(jī)會提出他的計(jì)劃?!?/span>
草就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就 | jiù | 尢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就 jiù(ㄐ一ㄡˋ) ⒈ ?湊近,靠近:避難就易。就著燈看書。 ⒉ ?到,從事,開始進(jìn)入:就位。就業(yè)。就寢。就任。就緒。就醫(yī)。高就。 ⒊ ?依照現(xiàn)有情況或趁著當(dāng)前的便利,順便:就近。就便。就事論事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ccomplish、already、as much as、at once、come near、move towards、with 相關(guān)字詞 便、即、去、避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just, simply; to come, go to; to approach, near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?。草鞋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(shí)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(xì)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草就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草就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