莼羹鱸膾
-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
- 注音ㄔㄨㄣˊ ㄍㄥ ㄌㄨˊ ㄎㄨㄞˋ
- 繁體蓴羹鱸膾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莼羹鱸膾[ chún gēng lú kuài ]
⒈ ?《晉書·文苑傳·張翰》:“翰因見秋風(fēng)起,乃思吳中菇菜、莼羹、鱸魚膾,曰:'人生貴得適志,何能羈宦數(shù)千里以要名爵乎!'遂命駕而歸?!焙笠蛞浴拜桓|膾”用為思鄉(xiāng)辭官的典故。
引證解釋
⒈ ?后因以“蓴羹鱸膾”用為思鄉(xiāng)辭官的典故。
引《晉書·文苑傳·張翰》:“翰 因見秋風(fēng)起,乃思 吳中 菰菜、蓴羹、鱸魚膾,曰:‘人生貴得適志,何能羈宦數(shù)千里以要名爵乎!’遂命駕而歸。”
宋 辛棄疾 《滿江紅·盧憲移漕建寧諸公餞別余為酒困臥青涂堂上三鼓方醒》詞:“紙帳梅花歸夢覺,蓴羹鱸膾秋風(fēng)起。問人生得意幾何時?吾歸矣!”
清 方文 《汾湖贈祖仲美》詩:“蓴羹鱸膾菰米飯,至今秋氣長鮮新?!?/span>
國語辭典
莼羹鱸膾[ chún gēng lú kuài ]
⒈ ?晉朝張翰因見秋風(fēng)起,乃思吳中菰菜、莼羹、鱸魚膾,有歸隱故里之思。典出《晉書·卷九二·文苑傳·張翰傳》。比喻歸隱之思。宋·辛棄疾〈沁園春·三徑初成〉詞:「意倦須還,身閑貴早,豈為莼羹鱸膾哉?!挂沧鳌篙击|」。
莼羹鱸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鱸 | lú | 魚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鱸(鱸) lú(ㄌㄨˊ) ⒈ ?〔鱸魚〕體側(cè)扁,嘴大,鱗細,背灰綠色,腹面白色,身體兩側(cè)和背鰭有黑斑。生活在近海,秋末到河口產(chǎn)卵。為常見的食用魚類。 ⒉ ?(鱸) 異體字 鱸 魲 造字法 形聲:從魚、盧聲 English sea perch, sea bass |
膾 | kuài | 月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膾(膾) kuài(ㄎㄨㄞˋ) ⒈ ?細切的肉:膾鯉。膾炙人口(喻詩文或事物受人歡迎,被人傳誦)。 異體字 膾 English minced meat or fish |
羹 | gēng | 羊 | 19畫 | 基本字義 羹 gēng(ㄍㄥ) ⒈ ?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、凍狀食物:羹湯。肉羹。雞蛋羹。 異體字 羮 漢英互譯 a thick soup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oup, broth |
莼 | chún | 艸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莼(蒓) chún(ㄔㄨㄣˊ) ⒈ ?〔莼菜〕多年生水草,浮在水面,葉子橢圓形,開暗紅色花。莖和葉背面都有黏液,可食。簡稱“莼”。 ⒉ ?(蒓) 異體字 蒓 蓴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純聲 English an edible water plant-brasenia |
莼羹鱸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莼羹鱸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