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震之君
- 拼音chū zhèn zhī jūn
- 注音ㄔㄨ ㄓㄣˋ ㄓ ㄐ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出震之君[ chū zhèn zhī jūn ]
⒈ ?傳說伏羲之母履大人跡于雷澤,感孕而生伏羲于成紀(jì)。伏羲以木德王,主春令,故《易·說卦》有“帝出乎震”之語,后因稱伏羲為“出震之君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傳說 伏羲 之母履大人跡于 雷澤,感孕而生 伏羲 于 成紀(jì)。伏羲 以木德王,主春令,故《易·說卦》有“帝出乎震”之語,后因稱 伏羲 為“出震之君”。參見“出震”。
引唐 孔穎達(dá) 《<尚書正義>序》:“其泉源所漸,基於出震之君。黼藻斯彰,郁乎如云之后。”
出震之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zhī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之 zhī(ㄓ) ⒈ ?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 ⒉ ?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(jì)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?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 ⒋ ?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 ⒌ ?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 ⒍ ?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?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為會意:上像向前的腳,下 |
震 | zhèn | 雨 | 15畫 | 基本字義 震 zhèn(ㄓㄣˋ) ⒈ ?疾雷(霹靂)使物體振動(dòng):“震夷伯之廟”。震霆。 ⒉ ?雷:“燁燁震電。” ⒊ ?巨大的力等使物體劇烈顫動(dòng):震撼。震蕩。震顫。震響。震動(dòng)。聲震遐邇。 ⒋ ?迅速或劇烈地顫動(dòng):地震。身子不由得一震。 ⒌ ?特指“地震”:震災(zāi)。震源。震中。震級。震情。防震??拐?。余震。 ⒍ ?〔震旦〕佛教經(jīng)籍中的譯名,指中國。 ⒎ ?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(dòng):震驚。震怒。震駭。震懾。 異體字 誫 漢英互譯 shake、shock、vibrat |
君 | jūn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君 jūn(ㄐㄨㄣ) ⒈ ?封建時(shí)代指帝王、諸侯等:君主。君子(a.舊指貴族、統(tǒng)治者及其代言人;b.指品行好的人,如“正人君君”)。君王。君上。國君。君權(quán)。君臨。君側(cè)。 ⒉ ?古代的封號:商君。平原君。信陵君。長安君。 ⒊ ?對對方的尊稱:張君。諸君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don、gentleman、monarch、sovereign 相關(guān)字詞 臣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overeign, monarch, ruler, chief, prince |
出 | chū | 凵 | 5畫 | 基本字義 出(齣) chū(ㄔㄨ) ⒈ ?從里面到外面:出訪。初出茅廬。出籠。 ⒉ ?往外拿,支付:出力。出錢。出謀畫策。入不敷出。 ⒊ ?離開:出發(fā)。出軌。出嫁。 ⒋ ?產(chǎn)生,生長:出產(chǎn)。出品。出人才。 ⒌ ?發(fā)生:出事。 ⒍ ?顯露:出現(xiàn)。出名。 ⒎ ?超過:出色。出類拔萃(超出同類之上)。 ⒏ ?來到:出席。出勤。 ⒐ ?引文、典故來源于某處:出處( chù )。語出《孟子》。 ⒑ ?顯得量多:這米出飯。 ⒒ ?放在動(dòng)詞后,表示趨向或效果: |
出震之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出震之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