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之平
- 拼音chǔ zhī píng
- 注音ㄔㄨˇ ㄓ ㄆ一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楚之平[ chǔ zhī píng ]
⒈ ?三國魏鼓吹曲名。就《朱鷺》曲改成。內(nèi)容多敘戰(zhàn)陣之事。
引證解釋
⒈ ?三國 魏 鼓吹曲名。就《朱鷺》曲改成。內(nèi)容多敘戰(zhàn)陣之事。按,《樂府詩集》卷十八引《古今樂錄》作《初之平》。
引《晉書·樂志下》:“漢 時有《短簫鐃歌》之樂,其曲有《朱鷺》、《思悲翁》等曲,列於鼓吹,多序戰(zhàn)陣之事。及 魏 受命,改其十二曲,使 繆襲 為詞,述以功德代 漢。改《朱鷺》為《楚之平》,言 魏 也?!?/span>
楚之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zhī | 丶 | 3畫 | 基本字義 之 zhī(ㄓ) ⒈ ?助詞,表示領(lǐng)有、連屬關(guān)系:赤子之心。 ⒉ ?助詞,表示修飾關(guān)系:緩兵之計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 ⒊ ?用在主謂結(jié)構(gòu)之間,使成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”。 ⒋ ?代詞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閑視之。 ⒌ ?代詞,這,那:“之二蟲,又何知”。 ⒍ ?虛用,無所指:久而久之。 ⒎ ?往,到:“吾欲之南?!?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 造字法 原為會意:上像向前的腳,下 |
平 | píng | 干 | 5畫 | 基本字義 平 píng(ㄆ一ㄥˊ) ⒈ ?不傾斜,無凹凸,像靜止的水面一樣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 ⒉ ?均等:平分。平行( xíng 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 ⒊ ?與別的東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輩。 ⒋ ?安定、安靜:平安。平服。 ⒌ ?治理,鎮(zhèn)壓:平定。 ⒍ ?抑止(怒氣):他把氣平了下去。 ⒎ ?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 ⒏ ?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價。平凡。 ⒐ ?往常,一向:平生(a.從來;b.終身)。平素。 ⒑ ? |
楚 | chǔ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楚 chǔ(ㄔㄨˇ) ⒈ ?落葉灌木,鮮葉可入藥。枝干堅勁,可以做杖。亦稱“牡荊”。 ⒉ ?古代的刑杖,或?qū)W校撲責(zé)學(xué)生的小杖:捶楚。夏楚。楚掠(拷打)。楚撻(拷打)。 ⒊ ?中國春秋時國名:楚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,亦泛指南方天空)。楚聲。楚歌(楚人之歌)。楚狂。楚腰(泛稱女子的細腰)。楚辭。四面楚歌。楚材晉用(指使用他國人才,或指人才外流)。 ⒋ ?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,特指湖北?。撼?。 ⒌ ?痛苦:苦楚 |
楚之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楚之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