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蘇
- 拼音gū sū
- 注音ㄍㄨ ㄙㄨ
- 繁體姑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姑蘇[ gū sū ]
⒈ ?山名。即“姑胥山”。在蘇州西南。
例上姑蘇,望五湖。
⒉ ?臺名。指姑蘇臺,在姑蘇山上,相傳為吳王夫差所筑。
⒊ ?蘇州的別稱。
例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姑胥”。
⒉ ?山名。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。參閱 宋 范成大 《吳郡志》、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江南六·吳縣》。
引《史記·河渠書》:“上 姑蘇,望五湖?!?br />《淮南子·人間訓(xùn)》:“﹝ 越王 ﹞甲卒三千人,以禽 夫差 於 姑胥?!?/span>
⒊ ?指 姑蘇臺。參見“姑蘇臺”。
引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吳王 帥其賢良與其重祿,以上 姑蘇?!?br />韋昭 注:“姑蘇,宮之臺也,在 吳閶門 外,近湖?!?br />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:“越 因伐 吳,敗之 姑蘇?!?br />司馬貞 索隱:“姑蘇,臺名,在 吳縣 西三十里?!?br />《后漢書·濟(jì)南安王康傳》:“吳 興 姑蘇 而滅?!?br />李賢 注:“姑蘇臺 一名 姑胥臺?!?br />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謀吳》:“姑擊之于 檇李,復(fù)敗于 姑蘇?!?/span>
⒋ ?蘇州 吳縣 的別稱。因其地有 姑蘇山 而得名。
引《荀子·宥坐》:“女以諫者為必用邪? 吳子胥 不磔 姑蘇 東門外乎!”
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邊議》:“孟明 補(bǔ)闕於 河西,范蠡 收責(zé)於 姑胥。”
唐 張繼 《楓橋夜泊》詩:“姑蘇 城外 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?!?br />明 馮夢龍 《山歌·月上》:“姑蘇 李秀才,貧而滑稽?!?br />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譎諷》:“來此已是 姑蘇,料想地方官員,一定要來參謁?!?/span>
國語辭典
姑蘇[ gū sū ]
⒈ ?江蘇省吳縣的舊稱。參見「吳縣」條。
姑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蘇 | sū sù | 艸 | 7畫 | 基本字義 蘇(囌) sū(ㄙㄨ) ⒈ ?植物名(“紫蘇”或“白蘇”的種子,稱“蘇子”)。 ⒉ ?指須頭下垂物:流蘇。 ⒊ ?昏迷中醒過來:蘇生。蘇醒。死而復(fù)蘇。 ⒋ ?緩解,解除:以蘇其困。 ⒌ ?特指“江蘇省”、“蘇州市”:蘇劇。蘇繡(蘇州的刺繡)。 ⒍ ?前“蘇聯(lián)”的簡稱。中國第二次國內(nèi)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曾把當(dāng)時的工農(nóng)民主政權(quán)組織稱為“蘇維?!?;把當(dāng)時的根據(jù)地稱為“蘇區(qū)”。 ⒎ ?姓。 ⒏ ?見“?!弊帧皣LK”。 其他字義 蘇 sù(ㄙㄨ |
姑 | gū | 女 | 8畫 | 基本字義 姑 gū(ㄍㄨ) ⒈ ?稱父親的姐妹:姑姑。姑父。姑表(一家的父親和另一家的母親是兄妹或姐弟的親戚關(guān)系,如“姑姑兄弟”)。 ⒉ ?丈夫的姊妹:小姑子。姑嫂。 ⒊ ?舊時妻稱夫的母親:翁姑。舅姑。 ⒋ ?少女,亦作婦女的通稱:姑娘(a.未婚少女,“娘”讀輕聲;b.姑母)。道姑。尼姑。 ⒌ ?暫且,茍且:姑且。姑息。 漢英互譯 aunt、father's sister、tentatively 造字法 形聲:從女、古聲 English father's sister; husband's mother |
姑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姑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