均田制
- 拼音jūn tián zhì
- 注音ㄐㄨㄣ ㄊ一ㄢˊ ㄓ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均田制[ jūn tián zhì ]
⒈ ?中國古代一種分配土地和交納賦稅相結(jié)合的制度。北魏于公元485年頒布均田令,規(guī)定農(nóng)民按人口、官吏按等級(jí)分配無主荒地,并向國家納租調(diào)。此后在授田對(duì)象、授田年限、賦役等方面多有變化,至唐中葉止。
國語辭典
均田制[ jūn tián zhì ]
⒈ ?由于東漢末年戰(zhàn)亂頻仍,人民流離,戶口銳減,土地逐漸集中于少數(shù)大地主和權(quán)勢(shì)之家。北魏孝文帝為了制止地主強(qiáng)豪的兼并而實(shí)行「均田制」。即男夫十五歲以上受田四十畝,婦人二十畝,老免及身沒則還田,又給桑田男夫一人二十畝,身終不還。其后北齊、隋、唐均沿用此制而稍有變革。
英語equal-field system of Wei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北魏 and Tang 唐 dynasties
均田制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制 | zhì | 刂 | 8畫 | 基本字義 制(製) zhì(ㄓˋ) ⒈ ?規(guī)定:因地制宜。制定。制式。制憲。 ⒉ ?限定,約束,管束:制止。制裁。專制。制約。抵制。節(jié)制。制動(dòng)。制海權(quán)。 ⒊ ?法規(guī),制度:民主集中制。公有制。 ⒋ ?依照規(guī)定的標(biāo)準(zhǔn)做的:制錢(中國明、清兩代稱本朝的銅錢)。制服。 ⒌ ?古代帝王的命令:制誥。 ⒍ ?古代父母死亡守喪;守制。 ⒎ ?造,作:制造。制做。制品。制圖。制革。制版。如法炮( páo )制。 異體字 剬 製 漢英互譯 make、manufacture、r |
田 | tián | 田 | 5畫 | 基本字義 田 tián(ㄊ一ㄢˊ) ⒈ ?種植農(nóng)作物的土地:田野。耕田。 ⒉ ?和農(nóng)業(yè)有關(guān)的:田家。田園。 ⒊ ?古同“畋”,打獵。 ⒋ ?古同“佃”,耕作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佃 畋 漢英互譯 cropland、farmland、fiel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ield, arable land, cultivated |
均 | jūn | 土 | 7畫 | 基本字義 均 jūn(ㄐㄨㄣ) ⒈ ?平,勻,引申為調(diào)和:均衡。勢(shì)均力敵。平均。 ⒉ ?皆,都,老少均安。 ⒊ ?中國漢代計(jì)量單位,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。 ⒋ ?古同“韻”,和諧的聲音。 ⒌ ?〔均鐘〕古代樂器。 ⒍ ?古同“鈞”,造瓦器的轉(zhuǎn)輪。 異體字 勻 汮 鈞 韻 漢英互譯 all、equal、without exception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勻聲 English equal, even, fair; all, also |
均田制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均田制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