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俗
- 拼音liú sú
- 注音ㄌ一ㄡˊ ㄙ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流俗[ liú sú ]
⒈ ?世俗,一般的風(fēng)俗習(xí)慣。
例文史星歷近乎仆祝之間,固主上所戲弄,倡優(yōu)畜之,流俗之所輕也。——司馬遷《報(bào)任安書》
詆盡流俗。
英prevalent custom; current fashion;
⒉ ?也指一般的風(fēng)俗習(xí)慣。另指世俗之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社會(huì)上流行的風(fēng)俗習(xí)慣。多含貶義。
引《禮記·射義》:“幼壯孝弟,耆耋好禮,不從流俗,脩身以俟死者,不在此位也。”
唐 柳宗元 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今之世,不聞?dòng)袔煟休m譁笑之,以為狂人。獨(dú) 韓愈 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后學(xué),作《師説》?!?br />郭沫若 《歷史人物·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》:“大凡一位偉大的藝術(shù)家或思想家,照例是跑過了時(shí)代,不為流俗所容?!?/span>
⒉ ?平庸粗俗。
引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博喻》:“英儒碩生,不飾細(xì)辯於淺近之徒;達(dá)人偉士,不變皎察於流俗之中。”
唐 元稹 《上令狐相公詩啟》:“然以為律體卑下,格力不揚(yáng),茍無姿態(tài),則陷流俗?!?br />劉紹棠 《西苑草》:“文章寫得相當(dāng)流利,不流俗……可以說是有獨(dú)到之處?!?/span>
⒊ ?指世間平庸的人。
引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,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,固主上所戲弄,倡優(yōu)畜之,流俗之所輕也?!?br />宋 李如箎《東園叢說·坡詞》:“愚每舉此一事,而為人言之,莫以為然。此可與深於詞者語,豈流俗之所能識(shí)也哉?!?br />田北湖 《與某生論韓文書》:“曩於所謂 唐 宋 大家者,私用臧否;然而流俗之耳目,且駭且怪,何以免此詬病也!”
國語辭典
流俗[ liú sú ]
⒈ ?流行于社會(huì)上的風(fēng)俗習(xí)慣。
引《禮記·射義》:「幼壯孝弟,耆耋好禮,不從流俗,修身以俟死者,不在此位也。」
《孟子·盡心下》:「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?!?/span>
⒉ ?世俗的人。
引《文選·張協(xié)·雜詩一〇首之五》:「流俗多昏迷,此理誰能察?!?/span>
流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俗 | sú | 亻 | 9畫 | 基本字義 俗 sú(ㄙㄨˊ) ⒈ ?社會(huì)上長期形成的風(fēng)尚、禮節(jié)、習(xí)慣等:俗尚。風(fēng)俗。習(xí)俗。約定俗成(指某種事物是由群眾通過長期實(shí)踐而認(rèn)定形成)。 ⒉ ?大眾化的,最通行的,習(xí)見的:俗名。俗語。俗曲。雅俗共賞。 ⒊ ?趣味不高的,令人討厭的:俗氣。俗物。鄙俗。粗俗。庸俗。 ⒋ ?凡世間,相對(duì)于仙佛僧道:俗人。世俗。僧俗。凡夫俗子。 異體字 圱 圲 漢英互譯 common、convention、custom、secular、vulgar 相關(guān)字詞 雅、僧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谷聲 |
流 | liú | 氵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流 liú(ㄌ一ㄡˊ) ⒈ ?液體移動(dòng):流水。流汗。流血。流淚。流程。流瀉。流質(zhì)。流水不腐。汗流浹背。隨波逐流(隨著波浪起伏,跟著流水漂蕩,喻沒有主見,隨著潮流走)。 ⒉ ?像水那樣流動(dòng)不定:流轉(zhuǎn)( zhuǎn )。流通。流寇。流浪。流離。流散。流失。流沙。流露。流螢。 ⒊ ?傳播:流言。流傳。流芳。流弊。流毒。流行( xíng )。 ⒋ ?指江河的流水:河流。江流。溪流。激流。奔流。 ⒌ ?像水流的東西:氣流。暖流。電流。 ⒍ |
流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流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