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大草
- 拼音ná dà cǎo
- 注音ㄋㄚˊ ㄉㄚˋ ㄘㄠ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拿大草[ ná dà cǎo ]
⒈ ?方言。割草。
引證解釋
⒈ ?方言。割草。
引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一部三:“有的說明兒要去拔土豆子的,有的說要去釘馬掌的,也有的說要趕著拿大草的?!?/span>
拿大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拿 | ná | 手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拿 ná(ㄋㄚˊ) ⒈ ?用手取,握在手里:拿筆。拿槍。 ⒉ ?掌握,把握:拿主意。拿權(quán)。拿手。 ⒊ ?挾( xié )制:拿捏(故意刁難人,要挾人)。拿大(自以為比別人強(qiáng),看不起人,擺架子)。 ⒋ ?侵蝕,侵害:讓藥水拿白了。 ⒌ ?逮捕,捉:拿獲。擒拿。拿問。 ⒍ ?攻下,占領(lǐng):一定要把敵人的碉堡拿下來。 ⒎ ?介紹,引出對(duì)象,相當(dāng)于“把”:我拿你當(dāng)親人看待。 ⒏ ?介詞,引出所憑借的工具、材料、方法等,相當(dāng)于“用”:拿筆 |
大 | dà dài tài | 大 | 3畫 | 基本字義 大 dà(ㄉㄚˋ) ⒈ ?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(qiáng)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(duì)象,與“小”相對(duì)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?指大小的對(duì)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(gè)大。 ⒊ ?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 ⒋ ?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 ⒌ ?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?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 ⒎ ?時(shí)間更遠(yuǎn):大前年。 ⒏ ?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 |
草 | cǎo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草 cǎo(ㄘㄠˇ) ⒈ ?對(duì)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、莊稼、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(tǒng)稱;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,包括莊稼和蔬菜:青草。野草。茅草。水草?;ú荨2菪?。草堂(茅草蓋的堂屋,舊時(shí)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,有自謙卑陋的意思)。草原。草坪。草行露宿。草菅人命。 ⒉ ?特指用作燃料、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:草料。柴草。稻草。 ⒊ ?粗糙,不細(xì)致:草率( shuài )。草鄙(粗野樸陋)。草具(粗劣的食物)。 ⒋ |
拿大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拿大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