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臺
- 拼音pào tái
- 注音ㄆㄠˋ ㄊㄞˊ
- 繁體炮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炮臺[ pào tái ]
⒈ ?舊時在江???/u>岸和其他要塞上構(gòu)筑的永備性火炮陣地。
英battery; fort;
⒉ ?為放置火炮而建筑的炮位或平臺。
英barbette;
引證解釋
⒈ ?一種舊式的固定的火炮發(fā)射陣地。構(gòu)筑在江??诎痘蛞?。
引《清史稿·兵志三》:“以親軍炮隊營駐 大沽 炮臺?!?br />亦作“礮臺”。亦作“礟臺”。修筑在江??诎兜入U要處用以安放大炮的工事。 宋 陳規(guī) 《守城錄》卷一:“城面地步不廣,必然難安大砲,亦難容數(shù)多。雖有砲臺,砲臺地步亦不甚廣?!?br />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一:“控海口莫如以礮墩易礮臺。”
清 薛福成 《代李伯相張尚書籌議懾服鄰邦先圖自強疏》:“煙臺 無礮臺,無陸軍,又無兵船,先無自立之根本,轉(zhuǎn)恐無以制人?!?br />王闿運 《到廣州與婦書》:“鄉(xiāng)村族居,多建礮臺?!?/span>
例如:上海 的 吳淞 炮臺。
國語辭典
炮臺[ pào tái ]
⒈ ?架設(shè)大炮供發(fā)射火炮的防御性建筑。也作「炮壘」。
炮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臺 | tái tāi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臺(臺、檯、颱) tái(ㄊㄞˊ) ⒈ ?高平的建筑物:亭臺樓閣。 ⒉ ?敬辭,用于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(guān)的事物:臺鑒。臺甫。 ⒊ ?像臺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臺。窗臺。燈臺。 ⒋ ?量詞:一臺戲。 ⒌ ?臺灣省的簡稱:臺胞。臺幣。 ⒍ ?姓。 ⒎ ?桌子、案子:寫字臺。 ⒏ ?發(fā)生在太平洋西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極猛烈的風(fēng)暴,稱“臺風(fēng)”。 其他字義 臺 tāi(ㄊㄞ) ⒈ ?〔天臺〕①山名,在中國浙江??;②地名,在中國浙江省。 異體字 ? |
炮 | páo bāo pào | 火 | 9畫 | 基本字義 炮 páo(ㄆㄠˊ) ⒈ ?燒:炮炙。炮烙( luò )。炮制。 其他字義 炮 bāo(ㄅㄠ) ⒈ ?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:把濕衣服擱在熱炕上炮干。 ⒉ ?一種烹調(diào)方法,在旺火上急炒:炮羊肉。 其他字義 炮 pào(ㄆㄠˋ) ⒈ ?重型武器的一類,有迫擊炮、高射炮、火箭炮等:炮兵。炮彈。 ⒉ ?爆竹:鞭炮?;ㄅ?。 ⒊ ?爆破土石等在鑿的眼內(nèi)裝進(jìn)炸藥后稱“炮”。 異體字 炰 砲 礮 礟 漢英互譯 big gun、cannon English large gun, cannon; artillery |
炮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炮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