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亞諾公理
- 拼音pí yà nuò gōng lǐ
- 注音ㄆ一ˊ 一ㄚˋ ㄋㄨㄛˋ ㄍㄨㄥ ㄌ一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⒈ ?刻畫自然數(shù)特征的一組公理。由意大利數(shù)學家皮亞諾于1899年提出。包括以下五條:(1)1是自然數(shù);(2)任一自然數(shù)都有唯一自然數(shù)為其后繼數(shù);(3)沒有兩個相異自然數(shù)有同一后繼數(shù);(4)1不是任何自然數(shù)的后繼數(shù);(5)如果1有性質(zhì)p,且任何具有性質(zhì)p的自然數(shù)其后繼數(shù)也具有性質(zhì)p,則一切自然數(shù)都有性質(zhì)p。上述(5)就是數(shù)學歸納法原理。所有自然數(shù)的性質(zhì),都可由皮亞諾公理導出。
皮亞諾公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亞 | yà | 二 | 6畫 | 基本字義 亞(亞) yà(一ㄚˋ) ⒈ ?較差:他的體力不亞于你。 ⒉ ?次一等:亞軍。亞圣。 ⒊ ?原子價較低的,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一個氫原子或氧原子的:硫酸亞鐵。 ⒋ ?指“亞細亞洲”(位于東半球的東北部,簡稱“亞洲”):東亞。 異體字 亞 亜 ? 漢英互譯 second、inferior、sub- 造字法 象形 |
皮 | pí | 皮 | 5畫 | 基本字義 皮 pí(ㄆ一ˊ) ⒈ ?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:皮毛。 ⒉ ?獸皮或皮毛的制成品:裘皮。 ⒊ ?包在外面的一層東西:封皮。書皮。 ⒋ ?表面:地皮。 ⒌ ?薄片狀的東西:豆腐皮。 ⒍ ?韌性大,不松脆:花生放皮了。 ⒎ ?不老實,淘氣:頑皮。 ⒏ ?指橡膠:膠皮。皮球。 ⒐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ull、husk、peel、skin、tegumen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kin, hide, fur, feather; outer |
諾 | nuò | 讠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諾(諾) nuò(ㄋㄨㄛˋ) ⒈ ?答應(yīng)的聲音,表示同意:唯唯諾諾。 ⒉ ?答應(yīng),允許:諾言。許諾。承諾。一諾千金。 異體字 諾 漢英互譯 promise、yes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若聲 English promise; assent, approve |
理 | lǐ | 王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理 lǐ(ㄌ一ˇ) ⒈ ?物質(zhì)本身的紋路、層次,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條理。事理。 ⒉ ?事物的規(guī)律,是非得失的標準,根據(jù)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論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氣壯。 ⒊ ?自然科學,有時特指“物理學”:理科,數(shù)理化。理療。 ⒋ ?按事物本身的規(guī)律或依據(jù)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、處置:理財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。總理。 ⒌ ?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(yīng):理睬。答理。 ⒍ ?古代指獄官、法官。 |
公 | gōng | 八 | 4畫 | 基本字義 公 gōng(ㄍㄨㄥ) ⒈ ?正直無私,為大家利益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無私。 ⒉ ?共同的,大家承認的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 ⒊ ?國家,社會,大眾:公共。公安(社會整體的治安)。公眾。公民。公論(公眾的評論)。 ⒋ ?讓大家知道:公開。公報。公然。 ⒌ ?封建制度最高爵位:三公(中國周代指“太師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漢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 ⒍ ?敬辭,尊稱男子:海公。包公。諸公 |
皮亞諾公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皮亞諾公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