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支佛
- 拼音pì zhī fó
- 注音ㄆ一ˋ ㄓ ㄈㄛ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辟支佛[ pì zhī fó ]
⒈ ?佛教語。梵語辟支迦佛陀的略稱。三乘中的中乘圣者。因其觀十二因緣法而得道,故亦意譯為“緣覺”;因其身出無佛之世,潛修獨(dú)悟,又意譯為“獨(dú)覺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語。梵語辟支迦佛陀的略稱。三乘中的中乘圣者。因其觀十二因緣法而得道,故亦意譯為“緣覺”;因其身出無佛之世,潛修獨(dú)悟,又意譯為“獨(dú)覺”。參見“三乘”。
引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一》:“城之東北十里許,即 鹿野苑,本辟支佛住此,常有野鹿宿,故名焉。”
唐 李商隱 《安本公詩》:“長者子來輒獻(xiàn)蓋,辟支佛去空留鞾?!?br />后蜀 歐陽炯 《貫休應(yīng)夢羅漢畫歌》:“瓦棺寺 里維摩詰, 舍衛(wèi)城 中辟支佛?!?/span>
國語辭典
辟支佛[ pì zhī fó ]
⒈ ?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一種果位。為梵語pratyeka-budha的音譯,意譯作獨(dú)覺。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,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里聽聞佛法,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圣諦、證涅槃。雖然如此,但他卻不對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,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(dǎo)師。也作「獨(dú)覺」、「緣覺」。
引《瑜伽論記·卷八上》:「若依智論十六卷云『辟支佛有兩種義:一名獨(dú)覺,二名因緣覺?!弧?/span>
辟支佛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支 | zhī | 支 | 4畫 | 基本字義 支 zhī(ㄓ) ⒈ ?撐持,伸出,豎起:支撐。支援。體力不支。 ⒉ ?受得?。簶凡豢芍?。 ⒊ ?領(lǐng)款或付款:支付。 ⒋ ?調(diào)度,指使:支使。支應(yīng)。支著兒。 ⒌ ?附屬于總體的一個(gè)部分:總支。支流。支離。 ⒍ ?〔地支〕歷法中用的十二個(gè)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 ⒎ ?量詞:一支筆。 異體字 搘 枝 梔 肢 漢英互譯 branch、pay、prop up、protrude、raise 相關(guān)字詞 收 造字法 原為會意 English disperse, pay; support; branch |
辟 | bì pì | 辛 | 13畫 | 基本字義 辟 bì(ㄅ一ˋ) ⒈ ?君主:復(fù)辟。 ⒉ ?指君主招來,授予官職:辟召。辟引。辟書。辟除(征召推舉授官)。辟舉。 ⒊ ?古同“避”,躲,設(shè)法躲開。 ⒋ ?古同“睥”,睥睨。 其他字義 辟(闢) pì(ㄆ一ˋ) ⒈ ?開發(fā)建設(shè):開辟。 ⒉ ?駁斥,排除:辟邪。辟謠。辟蠹。 ⒊ ?透徹:精辟。透辟。鞭辟入里。 ⒋ ?法,刑:大辟(古代指死刑)。 異體字 嬖 避 闢 漢英互譯 break、keep away 造字法 會意:從尸、從辛、從口 English law, rule; open up, d |
佛 | fó fú bì bó | 亻 | 7畫 | 基本字義 佛 fó(ㄈㄛˊ) ⒈ ?梵語“佛陀”,是對佛教創(chuàng)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,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:佛爺。佛像。借花獻(xiàn)佛。 ⒉ ?指“佛教”(世界主要宗教之一):佛家。佛寺。佛老。佛經(jīng)。佛龕。佛事(佛教徒誦經(jīng)、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)。 其他字義 佛 fú(ㄈㄨˊ) ⒈ ?〔仿佛〕見“仿”。 ⒉ ?古同“拂”,違背,違反。 其他字義 佛 bì(ㄅ一ˋ) ⒈ ?古同“弼”,輔弼。 其他字義 佛 bó(ㄅㄛˊ) ⒈ ?古同“勃”,興起。 |
辟支佛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辟支佛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