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箕尾
- 拼音qí jī wěi
- 注音ㄑ一ˊ ㄐ一 ㄨㄟˇ
- 繁體騎箕尾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騎箕尾[ qí jī wěi ]
⒈ ?指大臣死亡。
例傅說得之以相武丁,奄有天下,乘東維,騎箕尾,而比于列星?!肚f子·大宗師》
英death of a minister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騎箕翼”。亦作“騎箕”。
⒉ ?傅說一星,在箕星尾星之間,相傳為 傅說 死后升天而化。后因以指游仙。
引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傅説 得之,以相 武丁,奄有天下,乘東維,騎箕尾,而比於列星?!?br />前蜀 杜光庭 《山居百韻》:“馭景必能趨日域,騎箕終擬躡星躔?!?br />宋 楊無咎 《水龍吟·夜來六出飛花》詞:“便乘風欲去,凌云直上,青冥際、騎箕尾?!?/span>
⒊ ?指仙家。
引《花月痕》第十四回:“我就不做 韓熙載,也要做個醇酒婦人的 信陵君,那敢高比騎箕星宿,下鏡風流哩!”
⒋ ?謂青云直上,高升。翼亦星宿名。
引宋 周紫芝 《小重山·方元相生日》詞:“一笑且踟躕,會騎箕尾去,上云衢。”
宋 楊炎正 《滿江紅·壽稼軒》詞:“等瑤池、侍宴夜歸時,騎箕翼?!?/span>
⒌ ?指去世。
引《宋史·趙鼎傳》:“書銘旌云:‘身騎箕尾歸上天,氣作山河壯本朝?!?br />明 張居正 《答翰學陳玉壘》:“然相國久已騎箕,掛劍之義,附之冥漠而已?!?br />清 趙翼 《題黃陶庵手書詩冊》詩:“嗚呼公已騎箕去,故紙殘零亦何有?!?/span>
國語辭典
騎箕尾[ qí jī wěi ]
⒈ ?箕、尾皆二十八星宿的星名。相傳武丁的宰相傅說死后升天,跨身于二星之上。語出后以此比喻人死后升天,常用作挽辭。明·陸世廉。
引《莊子·大宗師》:「夫道,……傅說得之,以相武丁,奄有天下,乘東維,騎箕尾,而比于列星?!?br />《西臺記·第四出》:「早做了日星河岳,騎箕尾光生芒角,馭云煙氣陵霜鍔,炳丹青風清寒醥?!?/span>
騎箕尾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尾 | wěi yǐ | 尸 | 7畫 | 基本字義 尾 wěi(ㄨㄟˇ) ⒈ ?鳥獸蟲魚等身體末端突出的部分:尾巴。尾鰭。鳥尾。 ⒉ ?末端:排尾。船尾。尾聲。尾骨。尾燈。尾數。尾音。結尾。掃尾?;㈩^蛇尾。 ⒊ ?在后面跟:尾隨。尾追。 ⒋ ?量詞,指魚:三尾魚。 ⒌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其他字義 尾 yǐ(一ˇ) ⒈ ?特指馬尾( wěi )巴上的毛:馬尾羅。馬尾兒提豆腐―提溜不起來。 ⒉ ?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針狀物:三尾兒(雌蟋蟀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cauda、offal、trail 相關字詞 |
騎 | qí | 馬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騎(騎) qí(ㄑ一ˊ) ⒈ ?跨坐在牲畜或其他東西上:騎馬。騎射。騎兵。騎者善墮(經常騎馬的常會掉下馬來;喻擅長某事物的人,反而容易大意,招致失誤)。 ⒉ ?兼跨兩邊:騎縫蓋章。 ⒊ ?騎的馬或乘坐的其他動物:坐騎。 ⒋ ?騎兵,亦泛指騎馬的人(舊讀 jì ):輕騎。鐵騎。車騎。 ⒌ ?一人一馬的合稱(舊讀 jì ):千騎。千乘萬騎。 異體字 騎 漢英互譯 cavalry、ride on、sit 造字法 形聲:從馬、奇聲 English ride horseback; mount; cavalry |
箕 | jī | 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箕 jī(ㄐ一) ⒈ ?用竹篾、柳條或鐵皮等制成的揚去糠麩或清除垃圾的器具(通常稱“簸箕”):箕帚。 ⒉ ?簸箕形的指紋,不成圓形:斗( dǒu )箕。 ⒊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其 漢英互譯 dustpan 造字法 形聲:從竹,其聲 English sieve; dust pan, garbage bag |
騎箕尾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騎箕尾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