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
- 拼音qín shǐ huáng
- 注音ㄑ一ㄣˊ ㄕˇ ㄏㄨㄤ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秦始皇[ qín shǐ huáng ]
⒈ ?(前259-前210)即“嬴政”。秦王朝的建立者。公元前246-前210年在位。十三歲繼承王位,由相國呂不韋和太后寵信的宦官b146專權(quán)。二十二歲時開始親政,鎮(zhèn)壓b146判亂,又免呂不韋相職。任用李斯,并派王翦等大將進(jìn)行統(tǒng)一戰(zhàn)爭。滅六國后,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(tǒng)一的中央集權(quán)的封建國家--秦朝,自稱為“始皇帝”。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;統(tǒng)一法律、度量衡、貨幣和文字;筑長城,修馳道,同時焚書坑儒,實行文化專制主義。但由于嚴(yán)刑酷法,賦役沉重,廣大人民痛苦不堪,他病死不久,即爆發(fā)大規(guī)模的農(nóng)民起義。
國語辭典
秦始皇[ qín shǐ huáng ]
⒈ ?帝號。秦王政二十六年(西元前 221)?統(tǒng)一天下,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(tǒng)的帝國,而把古時的皇與帝合稱為「皇帝」,自稱「始皇帝」,廢謚法,以世計。廢封建,行郡縣,以集權(quán)中央;統(tǒng)一度量衡與文字;開辟馳道,修筑長城,以鞏固國防;為消除反側(cè)與箝制思想,沒收民間兵器,偶語詩書者棄市,又有焚書坑儒之事。五度巡行天下,北逐匈奴,南征百越。于始皇三十七年 (西元前210)?,死于巡游途中。
英語Qin Shihuang (259-210 BC)?, the first emperor
德語Qin Shi Huang Di (Eig, Pers, 259 - 210 v.Chr.)?
秦始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始 | shǐ | 女 | 8畫 | 基本字義 始 shǐ(ㄕˇ) ⒈ ?起頭,最初,與“終”相對:開始。始終。始祖。始創(chuàng)。周而復(fù)始。 ⒉ ?才,剛才:方始。始悟(才覺悟到)。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 異體字 乨 兘 漢英互譯 begin 相關(guān)字詞 初、末、終 造字法 形聲:從女、臺聲 English begin, start; then, only then |
秦 | qín | 禾 | 10畫 | 基本字義 秦 qín(ㄑ一ㄣ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陜西省和甘肅省一帶:朝( zhāo )秦暮楚。秦晉之好。秦樓楚館(舊時指妓院)。 ⒉ ?中國朝代名:秦代。秦鏡高懸(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(yán)明。亦稱“明鏡高懸”)。 ⒊ ?中國陜西省的別稱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h'in 造字法 會意:從禾、從春 English feudal state of Qin; the Qin dynasty (from which the name 'China' comes) |
皇 | huáng | 白 | 9畫 | 基本字義 皇 huáng(ㄏㄨㄤˊ) ⒈ ?君主,亦指神話傳說中的神:皇帝?;屎??;蕦m。皇儲(已確定的皇位繼承人)。皇權(quán)。 ⒉ ?大:皇皇巨著。冠冕堂皇。 ⒊ ?對先代的敬稱:皇考(對亡父的尊稱)。 ⒋ ?古同“遑”,閑遐。 ⒌ ?古同“惶”,恐懼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凰 煌 漢英互譯 emperor、sovereign 造字法 象形:像燈火輝煌形 English royal, imperial; ruler, superior |
秦始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秦始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