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常侍
- 拼音shí cháng shì
- 注音ㄕˊ ㄔㄤˊ ㄕ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十常侍[ shí cháng shì ]
⒈ ?東漢靈帝時(shí)宦官?gòu)堊?、趙忠等十二人,都任中常侍,故稱。十,取其成數(shù)。
引證解釋
⒈ ?東漢 靈帝 時(shí)宦官 張讓、趙忠 等十二人,都任中常侍,故稱。十,取其成數(shù)。 《后漢書·宦者傳·張讓》:“是時(shí) 讓、忠 及 夏惲、郭勝、孫璋、畢嵐、栗嵩、段珪、高望、張恭、韓悝、宋典 十二人,皆為中常侍,封侯貴寵,父兄子弟布列州郡,所在貪殘,為人蠹害。
引黃巾 既作,盜賊糜沸,郎中 中山 張鈞 上書曰:‘……宜斬十常侍,縣頭南郊,以謝百姓?!?br />《三國(guó)演義》第二回:“天下人民,欲食十常侍之肉?!?br />清 侯方域 《朋黨論上》:“漢 有 陳 竇 、十常侍之黨, 陳竇 以君子而敗,十常侍以小人而勝?!?/span>
十常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侍 | shì | 亻 | 8畫 | 基本字義 侍 shì(ㄕˋ) ⒈ ?伺候,在旁邊陪著:服侍。侍立。侍者(侍奉左右的人)。侍從。侍讀(給帝王講學(xué)的人)。侍坐。侍役(仆人)。 漢英互譯 serve、wait upon 造字法 形聲:從亻、寺聲 English serve, attend upon; attendant, servant; samurai |
十 | shí | 十 | 2畫 | 基本字義 十 shí(ㄕˊ) ⒈ ?數(shù)名,九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拾”代)。 ⒉ ?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⒊ ?表示達(dá)到頂點(diǎn):十足。十成。 異體字 什 拾 漢英互譯 decade、ten、topmos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en, tenth; complete; perfect |
常 | cháng | 巾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常 cháng(ㄔㄤˊ) ⒈ ?長(zhǎng)久,經(jīng)久不變:常數(shù)。常量(亦稱“恒量”)。常項(xiàng)。常任。常年。常駐。常住。常備不懈。 ⒉ ?時(shí)時(shí),不只一次:常常。常客。時(shí)常。經(jīng)常。 ⒊ ?普通的,一般的:常識(shí)。常務(wù)。常規(guī)。常情。常人。平常。反常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裳 漢英互譯 constant、frequent、ordinary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common, normal, frequent, regular |
十常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十常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