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皂白
- 拼音wú zào bái
- 注音ㄨˊ ㄗㄠˋ ㄅㄞˊ
- 繁體無皂白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無皂白[ wú zào bái ]
⒈ ?比喻不分是非。語本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“匪言不能,胡斯畏忌”漢鄭玄箋:“賢者見此事之是非,非不能分別皂白,言之于王也。”
引證解釋
⒈ ?比喻不分是非。
引語本《詩·大雅·桑柔》“匪言不能,胡斯畏忌” 漢 鄭玄 箋:“賢者見此事之是非,非不能分別皂白,言之於王也。”
《三國志·魏志·鍾繇傳》:“鐘繇 字 元常,潁川 長社 人也”
裴松之 注引《先賢行狀》:“弟於人何太無皂白邪!”
《晉書·天文志下》:“比來 江 東無他故, 江 道亦不艱難,而 石季龍 頻年再閉關,不通信使,此復是天公憒憒,無皂白之徵也?!?/span>
無皂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皂 | zào | 白 | 7畫 | 基本字義 皂 zào(ㄗㄠˋ) ⒈ ?黑色:皂靴。不分皂白(喻不問是非)。 ⒉ ?差役:皂隸(古代賤役,后專以稱衙門里的差役)。 異體字 皁 漢英互譯 black、soap 相關字詞 白 造字法 會意:從白、從七 English soap; black; menial servant |
無 | wú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無(無) wú(ㄨˊ) ⒈ ?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;不:無辜。無償。無從(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)。無度。無端(無緣無故)。無方(不得法,與“有方”相對)。無非(只,不過)。無動于衷。無所適從。 異體字 無 ? 漢英互譯 naught、nonexistence、nothing、nothing、without、zero 相關字詞 有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negative, no, not; KangXi radical 7 |
白 | bái | 白 | 5畫 | 基本字義 白 bái(ㄅㄞˊ) ⒈ ?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:白色。白米。 ⒉ ?明亮:白晝。白日做夢。 ⒊ ?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 ⒋ ?純潔:一生清白。白璧無瑕。 ⒌ ?空的,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 ⒍ ?沒有成就的,沒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說。 ⒎ ?沒有付出代價的:白吃白喝。 ⒏ ?陳述:自白。道白(亦稱“說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 ⒐ ?與文言相對:白話文。 ⒑ ?告語:告白(對公眾的通知)。 ⒒ ?喪事:紅白喜事(婚事和喪事)。 |
無皂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無皂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