銜勒
- 拼音xián lè
- 注音ㄒ一ㄢˊ ㄌㄜˋ
- 繁體銜勒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銜勒[ xián lè ]
⒈ ?馬嚼口和馬絡(luò)頭。
⒉ ?法紀(jì)。《大戴禮記·盛德》:“德法者御民之銜勒也。”因借以指道德法紀(jì)。
⒊ ?控制;限制。
引證解釋
⒈ ?馬嚼口和馬絡(luò)頭。
引《孔子家語(yǔ)·執(zhí)轡》:“夫德法者,御民之具,猶御馬之有銜勒也。”
《舊唐書·陸贄傳》:“輗軏之所以行車,銜勒之所以服馬也?!?br />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中:“乃馬性不調(diào),銜勒不齊之故。”
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二五:“如同帶上銜勒的小馬,負(fù)重的,目不旁視的走向前途?!?/span>
⒉ ?法紀(jì)。
引《大戴禮記·盛德》:“德法者御民之銜勒也?!?br />因借以指道德法紀(jì)。 宋 蘇軾 《謝賜對(duì)衣金帶馬狀》:“操名器以勵(lì)士,上有誠(chéng)心;正銜勒以馭人,下無(wú)遺力?!?/span>
⒊ ?控制;限制。
引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張嘉祐》:“不能聞義而舉,反受 楊堅(jiān) 銜勒?!?br />《明史·湖廣土司傳》:“永樂 初, 苗 告繼絶,襲冠帶,益就銜勒?!?br />中國(guó)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孫文革命運(yùn)動(dòng)清方檔案》:“戶部財(cái)政部似應(yīng)稍寬銜勒,俾易措手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銜勒[ xián lè ]
⒈ ?穿套馬口以駕馭馬匹的器具。
引《孔子家語(yǔ)·卷六·執(zhí)轡》:「夫德法者,御民之具,猶御馬之有銜勒也?!?br />《舊唐書·卷一三九·陸贄傳》:「??之所以行車,銜勒之所以服馬 也?!?/span>
⒉ ?控制。
引《明史·卷三一〇·湖廣土司傳·施州傳》:「永樂初,苗告繼絕,襲冠帶,益就銜勒?!?/span>
銜勒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銜 | xián | 行 | 11畫 | 基本字義 銜(銜) xián(ㄒ一ㄢˊ) ⒈ ?馬嚼子。 ⒉ ?用嘴含,用嘴叼:銜枚。燕子銜泥。 ⒊ ?含在心里:銜恨。銜冤。銜恤(含哀,懷著憂傷)。銜戢(斂藏于心,表示衷心感激)。 ⒋ ?接受,奉:銜命。 ⒌ ?指前后相接:銜接。 ⒍ ?職務(wù)和級(jí)別的名號(hào):學(xué)銜。軍銜。官銜。 異體字 銜 啣 ? 漢英互譯 bear、hold in the mouth、rank、title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钅、從行 English bit; hold in mouth, bite; gag |
勒 | lè lēi | 力 | 11畫 | 基本字義 勒 lè(ㄌㄜˋ) ⒈ ?套在牲畜上帶帽子的籠頭:馬勒。 ⒉ ?收住韁繩不使前進(jìn):懸崖勒馬。 ⒊ ?強(qiáng)制:勒令。勒索。 ⒋ ?統(tǒng)率:勒兵。 ⒌ ?雕刻:勒石。勒碑。勒銘。 其他字義 勒 lēi(ㄌㄟ) ⒈ ?用繩子等捆住和套住,然后用力拉緊:勒緊。 ⒉ ?方言,強(qiáng)制,逼迫。 異體字 嘞 漢英互譯 rein in、tie sth. tight 造字法 形聲:從革、力聲 English strangle, tighten |
銜勒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銜勒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