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枝春
- 拼音yī zhī chūn
- 注音一 ㄓ ㄔㄨ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一枝春[ yī zhī chūn ]
⒈ ?指梅花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梅花。
引《太平御覽》卷九七〇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《荊州記》:“陸凱 與 范曄 相善,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,詣 長安 與 曄,并贈花詩曰:‘折花逢驛使,寄與隴頭人; 江 南無所有,聊贈一枝春?!?br />后多以“一枝春”為梅花的別名。 宋 黃庭堅 《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》詩之一:“欲問 江 南近消息,喜君貽我一枝春。”
宋 陳師道 《和豫章公黃梅》詩之一:“寒里一枝春,白間千點黃?!?br />清 余夢易 《一萼紅》詞:“算消息、 江 南較早,也不須、遙寄一枝春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一枝春[ yī zhī chūn ]
⒈ ?梅花。
引南朝宋·陸凱〈贈范曄〉詩:「江南無所有,聊贈一枝春?!?br />宋·黃庭堅〈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〉詩四首之一:「欲問江南近消息,喜君貽我一枝春?!?/span>
⒉ ?詞牌名。宋楊纘自度曲。
⒊ ?曲牌名。南曲入黃鐘宮正曲。
一枝春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一 | yī | 一 | 1畫 | 基本字義 一 yī(一) ⒈ ?數(shù)名,最小的正整數(shù)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壹”代)。 ⒉ ?純;專:專一。一心一意。 ⒊ ?全;滿:一生。一地水。 ⒋ ?相同:一樣。顏色不一。 ⒌ ?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織。 ⒍ ?表示動作短暫,或是一次,或具試探性:算一算。試一試。 ⒎ ?乃;競:一至于此。 ⒏ ?部分聯(lián)成整體:統(tǒng)一。整齊劃一。 ⒐ ?或者:一勝一負。 ⒑ ?初次:一見如故。 ⒒ ?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7”。 異體字 |
枝 | zhī qí | 木 | 8畫 | 基本字義 枝 zhī(ㄓ) ⒈ ?由植物主干上分出來的莖條:樹枝。枝干( gàn )。竹枝。節(jié)外生枝。枝柯。枝節(jié)(a.由一件事生發(fā)的其他問題;b.細碎的,不重要的)。 ⒉ ?量詞,指桿形的:一枝鉛筆。 ⒊ ?古同“支”,支持,分支。 其他字義 枝 qí(ㄑ一ˊ) ⒈ ?古同“歧”,岔。 異體字 ? 支 歧 跂 漢英互譯 branch、twig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支聲 English branches, limbs; branch off |
春 | chūn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春 chūn(ㄔㄨㄣ) ⒈ ?一年的第一季:春季(農(nóng)歷正月至三月)。春節(jié)。春色。春暉(春天的陽光,喻父母的恩情)。春山(春天的山,山色如黛,喻婦女的眉毛)。春秋(a.春季和秋季;b.指年月;c.指人的年歲,如“春春正富”;d.指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,魯國的《春秋》。亦泛指歷史或歷史著作;e.中國的歷史上的一個時代)。 ⒉ ?兩性相求的欲望:春心。懷春。 ⒊ ?生機:大地回春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? 旾 萅 漢英 |
一枝春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一枝春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