諍臣
- 拼音zhèng chén
- 注音ㄓㄥˋ ㄔㄣˊ
- 繁體諍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諍臣[ zhèng chén ]
⒈ ?諫諍之臣。引申指能指正先輩缺失的后輩。
引證解釋
⒈ ?諫諍之臣。引申指能指正先輩缺失的后輩。
引《白虎通·諫諍》引《孝經(jīng)》:“天子有諍臣七人,雖無道,不失其天下?!?br />唐 白居易 《采詩官》詩:“諍臣杜口為冗員,諫鼓高懸作虛器?!?br />王力 《中國語言學(xué)史》第三章:“段氏 就是這樣極其精審地進(jìn)行研究工作的。他是 許氏 的功臣,又是 許氏 的諍臣?!?/span>
國語辭典
諍臣[ zhēng chén ]
⒈ ?能直言規(guī)勸國君缺失的臣子。漢·班固也作「爭臣」。
引《白虎通·卷四·諫諍》:「孝經(jīng)曰:『天子有諍臣七人,雖無道不失其天下。』」
諍臣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諍 | zhèng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諍(諍) zhèng(ㄓㄥˋ) ⒈ ?諫,照直說出人的過錯,叫人改正:諍諫。諍言。諍臣。諍友(能直言規(guī)勸的朋友。亦作“爭友”)。 ⒉ ?〔諍人〕古代傳說中的矮小人種。亦稱“靖人”。 ⒊ ?紛爭,爭:諍紊(爭論是非)。 異體字 諍 漢英互譯 admonish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爭聲 English to expostulate; to remonstrate |
臣 | chén | 臣 | 6畫 | 基本字義 臣 chén(ㄔㄣˊ) ⒈ ?君主時代的官吏,有時亦包括百姓:臣僚。臣子。臣服。君臣。 ⒉ ?官吏對君主的自稱:“王必?zé)o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 ⒊ ?古人謙稱自己。 ⒋ ?古代指男性奴隸:臣仆。臣虜。 異體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inister, statesman, official |
諍臣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諍臣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