詛楚文
- 拼音zǔ chǔ wén
- 注音ㄗㄨˇ ㄔㄨˇ ㄨㄣˊ
- 繁體詛楚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詛楚文[ zǔ chǔ wén ]
⒈ ?秦國石刻。內容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,復其邊城,故后世稱“詛楚文”。據考證,約為秦惠文王和楚懷王時事。已發(fā)現三石:一為“巫咸”,一為“大沈厥湫”,一為“亞駝”,宋時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。
引證解釋
⒈ ?秦國 石刻。內容為 秦王 祈求天神制克 楚 兵,復其邊城,故后世稱“詛楚文”。據考證,約為 秦惠文王 和 楚懷王 時事。已發(fā)現三石:一為“巫咸”,一為“大沉厥湫”,一為“亞駝”, 宋 時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。參閱 郭沫若 《詛楚文考釋》。
引宋 歐陽修 《集古錄跋尾·秦祀巫咸神文》:“右《秦祀巫咸神文》,今流俗謂之‘詛楚文’。其言首述 秦穆公 與 楚成王 事,遂及 楚王 熊相 之罪?!?br />亦省稱“詛楚”。 明 何景明 《觀石鼓歌》:“《之罘》《詛楚》幾埋沒,此石照耀垂千春。”
國語辭典
詛楚文[ zǔ chǔ wén ]
⒈ ?戰(zhàn)國秦昭襄王詛祝楚懷王的禱辭,凡三篇,其名為「巫咸文」、「大沉厥湫文」、「巫駝文」。內容皆為戰(zhàn)國時代秦昭襄王在神明面前宣告楚懷王的罪行,請求神明降禍給他的文字。三石字數稍有參差,文句大抵相同。相傳于北宋間出土,但后人疑為偽托。
詛楚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詛 | zǔ | 讠 | 7畫 | 基本字義 詛(詛) zǔ(ㄗㄨˇ) ⒈ ?求神加禍于別人,現泛指咒罵:“百姓之咎怨誹謗,詛君于上帝者多矣”。詛咒。詛罵。 ⒉ ?盟誓:“詛無畜群公子”。 異體字 詛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且聲 English curse; swear, pledge |
文 | wén | 文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文 wén(ㄨㄣˊ) ⒈ ?事物錯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:燦若文錦。 ⒉ ?刺畫花紋:文身。 ⒊ ?記錄語言的符號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辭。 ⒋ ?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:文憑。文藝。文體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獻(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)。文采(a.文辭、文藝方面的才華;b.錯雜艷麗的色彩)。 ⒌ ?人類勞動成果的總結:文化。文物。 ⒍ ?自然界的某些現象:天文。水文。 ⒎ ?舊時指禮節(jié)儀式:虛文。繁文縟節(jié)(過多的 |
楚 | chǔ | 木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楚 chǔ(ㄔㄨˇ) ⒈ ?落葉灌木,鮮葉可入藥。枝干堅勁,可以做杖。亦稱“牡荊”。 ⒉ ?古代的刑杖,或學校撲責學生的小杖:捶楚。夏楚。楚掠(拷打)。楚撻(拷打)。 ⒊ ?中國春秋時國名:楚天(楚地的天空。因楚在南方,亦泛指南方天空)。楚聲。楚歌(楚人之歌)。楚狂。楚腰(泛稱女子的細腰)。楚辭。四面楚歌。楚材晉用(指使用他國人才,或指人才外流)。 ⒋ ?指中國湖北省和湖南省,特指湖北?。撼?。 ⒌ ?痛苦:苦楚 |
詛楚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詛楚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