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如同逃竄一樣,我被放逐到楚國的最南端,永州的環(huán)境極其險惡艱難。
一步步登上最高的法華寺,閑散時,我又率性疏放頑劣一番。
寺廟的西邊下面是陡峭的山崖,高得好似從天上俯窺人寰。
反過來,如果處于幽谷之中,榛莽繁茂遮蔽,誰也不能攀緣。
我吩咐童仆盡力地砍開雜木野草,橫對著斷崖把一座小亭修建。
山上山下,隔開來有如天壤之別,登上山頂,如飄飄然升上了云間。
遠(yuǎn)方的山頭朝著這里靠攏,澄清的瀟水抱著東山繞彎。
夕陽臨照著軒窗,漸漸地沉落,歸鳥直朝著我們陸續(xù)地飛還。
池塘里的荷花散射出一片鮮艷的色彩,山林間的竹枝留下了湘妃清清的淚斑。
精神舒暢,如同除掉了韁繩枷鎖,心情安適,因而忘記了愁苦辛酸。
遭到遺棄和放逐,身心早已憔悴,到今天才開始有些愉悅開顏。
可惜賞心的時光難以久留,離鄉(xiāng)的愁緒總是如藉絲一般連而難斷。
舉頭北望,親人們相隔千里,回視南方,我卻雜居在夷蠻。
還是放下這些事,不要再提,借著這須臾的悠閑,忘掉憂煩。
注釋
構(gòu):建造。
竄:逃匿。這里形容被放逐的狼狽。極:終極,盡頭。
山水:指環(huán)境。窮:極其。
蕭散:閑逸。任:任意,率性。疏:疏放,放誕。頑:頑劣,頑皮不順從。
垂:通“陲”,邊。斗:通“陡”。
欲似:好像。欲,似。
反:相反,指與從山上俯視相反,從山下往上看。
榛翳(yì):叢生的草木濃密覆掩。
童:仆。恣:任意,盡力的。披翦(jiǎn):砍削。披,砍伐。翦,同“剪”,削。
葺(qì):蓋房。宇:屋檐,指亭閣。橫:橫對著。
割:切開,劃開。判:分開,差別。清濁:天地。古代認(rèn)為清氣上升為天,濁氣下降為地。
岫(xiù):峰巒。攢(cuán):聚集,湊攏。頂:峰頂,山頭。
抱:環(huán)繞。
臨:對著。軒:窗。
當(dāng):對著。
菡萏(hàn dàn):荷花。溢:流出。嘉:美好。
筼筜(yún dāng):一種竹子,莖粗而節(jié)長,這兒泛指竹子。遺清斑:留下了清晰的斑痕。指湘妃在竹枝上灑下血淚,化為竹上的斑痕。
屏:除去。
志適:心情安適。志,心理活動或思想。適,安寧,舒適。幽潺:憂愁。潺,愁苦,煩惱。
枯槁:憔悴。
迨(dài):到。始:才。
間:隔離。
夷蠻:古代稱少數(shù)民族,東方為夷,南方為蠻。這兒泛指南方各種少數(shù)民族。
置:放下。
寄:托,靠,憑借。須臾:片刻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此詩當(dāng)作于公元806年(元和元年)夏。法華寺西亭建于元克己謫永前二年。而元克己至永州不遲于公元808年(元和三年),推之,法華寺西亭建于公元806年。因為此詩中提及“菡萏溢嘉色”,故知作詩之時為夏天。
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?xùn)|(今山西運城)人,杰出詩人、哲學(xué)家、儒學(xué)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記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經(jīng)后人輯為三十卷,名為《柳河?xùn)|集》。因為他是河?xùn)|人,人稱柳河?xùn)|,又因終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稱柳柳州。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(lǐng)導(dǎo)人物,并稱“韓柳”。在中國文化史上,其詩、文成就均極為杰出,可謂一時難分軒輊。
詩詞推薦
-
豢鶴在囿,飛鶴在空??狰Q囿和本求類,云泥轉(zhuǎn)睇無由從。
毰毢躑躅若有恨,赤睛脩喙臨長風(fēng)。汝昔胡為觸羅網(wǎng),中宵警露揚清響。
老馬伏櫪千里心,汝豈有志瓊霄上。瓊霄之上白玉京,六翮安得如云輕。
衛(wèi)軒齷齪不足戀,鳳凰翔甸符休明。幸拋粒粟雞群去,自是仙標(biāo)信所征。
-
月氣冥濛罩海棠,偶然沾醉繞回廊。似聞德祐編心史,頗訝希夷得睡方。
久閉亦嫌吾眼懶,獨居遂覺老懷長。此花只與春陰便,雨砌明朝有墜芳。
-
天險東南限此江,支分暨水北為陽。
孤山不動嬰潮怒,容艇飛來說路長。
檻外煙云如出沒,坐中頃刻變炎涼。
裴回頓覺塵纓絆,一曲滄浪酬月光。
-
紫髯不見舊參軍,桓表旌門墨色新。云雨幾時同穴夢,冰霜百歲未亡身。
香奩有淚迷鸞影,錦瑟無聲落燕塵。萱草堂前今種柏,翰林留記寫精神。
-
開奩破殼喜新黃,此物移來所未嘗。
一手正宜深把酒,二螯已是飽經(jīng)霜。
橫行足使班寅懼,乾死能令瘧鬼亡。
畢竟爬沙能底事,只應(yīng)大嚼慰枯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