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長滿綠苔的梅樹層層疊疊,點點白梅如皎皎細(xì)玉,素潔典雅,倒壓湖面,一池綠波更覺清淺。年華瞬逝,但你動人的幽意依然如故,再次重逢已是幾度春光易換。曾記得與朋友一起暢飲,探訪芳景的情形,而美麗的梅花卻久開不敗,好像盈盈盛妝的美人遲遲不愿卸妝。
往日的樂事已消黯,更何況近日心境凄然,快要忘記了以前明月下金輦深夜歸去的美好情景,報春的梅花已漸漸凋零,最可恨這東風(fēng)匆匆歸去,故人卻依然在天涯。縱然有點點殘花還在,卻依依都飄落到衣襟上,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鉛淚。還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獨自品嘗,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與哀傷吧。
注釋
聚景亭:杭州聚景園內(nèi)的香雪亭,在西湖之東。
層綠:重重疊疊長滿綠苔的梅枝。峨峨:高聳的樣子。
纖瓊:纖細(xì)嬌弱的白梅。皎皎:潤澤潔白的樣子。
倒壓:倒映貼近。
幽意:幽靜的意趣。
幾番:幾度。
喚酒:相約飲酒。
盈盈:形容女子容貌端莊秀麗。此處喻白梅。褪妝:指梅花凋謝
已消黯:那往日歡樂已在記憶中黯然消逝。
歸輦(nǐan):游園歸來的鑾駕。此處暗指南宋盛時帝王臨幸而歸。
荏(rěn)苒(rǎn):指柔弱的樣子。一枝春:指梅花。
征衣:遠(yuǎn)游在外穿的衣服。
鉛淚:眼淚。李賀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憶君清淚如鉛水?!?/p>
殷勤:情意濃厚。
遣:排遣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是一首唱答詞,大約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(1286),這一年作者在杭州,與戴表元、周密等人曾在楊氏祠堂宴集,隨后各自分手。

王沂孫,字圣與,號碧山、中仙、玉笥山人。會稽(今浙江紹興)人,年輩大約與張炎相仿,入元后曾任慶元路學(xué)正。有《花外集》,又名《碧山樂府》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(biāo)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