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日落烏棲時分,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(tài)朦朧。
輕歌曼舞,朱顏微酡,吳王的享樂還正處在興奮之中,卻忽然發(fā)現(xiàn)西邊的山峰已經(jīng)吞沒了半輪紅日,暮色就要降臨了。
吳王與西施尋歡作樂已慢慢進入尾聲。銅壺漏水越來越多,銀箭的刻度也隨之越來越上升,一輪秋月越過長空,天色已近黎明。
注釋
烏棲曲:樂府《清商曲辭》西曲歌調名。
姑蘇臺:在吳縣西三十里姑蘇山上,為吳王夫差所筑,上建春宵宮,為長夜之飲。又作天池,池中造青龍舟,盛陳音樂,日與西施為水嬉(見《述異記》)?!盀鯒珪r”,烏鴉停宿的時候,指黃昏。
吳王:即吳王夫差。夫差敗越國,納越國美女西施,為筑姑蘇臺。姑蘇臺舊址在今江蘇蘇州,據(jù)《述異記》,臺周環(huán)詰屈,橫亙五里,崇飾土木,殫耗人力,三年乃成。內(nèi)充宮妓千人,又別立春宵宮,造千石酒鐘,作大池,池中造青龍舟、陳妓樂,吳王日與西施為長夜歡。
吳歌楚舞:吳楚兩國的歌舞?!扒嗌接暟脒吶铡保瑢懱枌⒙渖綍r的景象。
銀箭金壺:指刻漏,為古代計時工具。其制,用銅壺盛水,水下漏。水中置刻有度數(shù)箭一枝,視水面下降情況確定時履。
秋月墜江波:黎明時的景象。“東方漸高”,東方的太陽漸漸升起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此詩是李白于開元十九年(731)在吳越一帶漫游時所作,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,李白懷古有感,寫了一首詠史詩《烏棲曲》。詩表面上寫吳王,實際上諷刺唐玄宗。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念館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