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宋朝的國勢還是如日中天嗎?可嘆人材平庸,不見杰出的英雄。金兵長驅(qū)直入三困汴京,誰是保國的壁壘長城?天翻地復(fù),二帝被虜,深仇大恨何時雪清。君王求賢三顧茅廬,民間自有隱居的豪英。
上天希驥大宋中興,新皇神武英明,如周武王姬發(fā)一樣賢明。海內(nèi)邊陲愿為朝廷效力,狂妄的金人很快就要灰飛煙滅無蹤。高宗南渡駕興臨安,使人無處拜謁宮廷??諔褢嵖ぐ?,一腔孤忠,相伴只有秋月下閃著冷光的劍鋒。
注釋
念奴嬌:詞牌名,又名《百字令》《酹江月》《大江東去》,雙調(diào)一百字,前后片各四仄韻,一韻到底。
精:太陽的別稱,引申為國運。
中否(pǐ):是否處于正中。
胡馬:指金兵。
闕(què):皇宮前面兩邊的門樓,代指京城。
萬國:天下、四面八方。
兩宮:指宋徽宗和宋欽宗,當(dāng)時都被俘虜囚禁在北方。
草廬三顧:指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。
踵(zhǒng):追逐、追隨。
曾孫周發(fā):指周武王姬發(fā),繼承文王未競之業(yè),滅商興周。
翠羽: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,指皇帝的儀仗。
閽(hūn):宮門。
劍铓(máng):劍的尖鋒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《念奴嬌·炎精中否》作于南宋初年,題于郵亭壁間(或謂題于吳江橋上)。當(dāng)時金兵大舉進(jìn)犯,中原淪喪,徽欽二帝被擄,高宗即位后便愴惶南逃,形勢十分危急。詞人在聽聞舅父宗澤病逝噩耗,又見國事如麻,義憤填膺,于是寫下這首詞。

黃中輔(1110—1187)字槐卿,晚號細(xì)高居士。是抗金名將宗澤的外甥。義烏縣城東隅金山嶺頂人。祖父景圭,金吾衛(wèi)上將軍,居浦陽(今浦江)。父琳,遷居義烏。黃中輔赤誠愛國,忠奸分明,祟尚氣節(jié),不為茍合。時秦檜柄國,誣害忠良,粉飾太平,不思北進(jìn),黃中輔于京師臨安太平樓題句“快磨三尺劍,欲斬佞臣頭”,為世人所重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(biāo)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