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張放十三歲就世襲得了富平侯的爵位,他年幼無知,根本考慮不到局勢不穩(wěn)、七國叛亂、邊患不斷、匈奴南犯的事情。
他不識金彈的貴重,把它彈落在林子里不知道收回,倒翩翩中意起井上的轆轤架來了,對它偏有幾分愛惜,真無知啊。
華麗的燈柱上轉(zhuǎn)動著明亮的燈燭,燈燭像明珠一樣交相輝映,精致美麗。精美的檀木枕刻鏤精巧,像玉一樣瑩潤精美。
在侯王府的早晨,守門人不再按照常規(guī)給來客通報,因為少侯新得了一名叫莫愁的佳人,值此良辰美景,不敢打擾他。
注釋
富平少侯:西漢景帝時張安世被封為富平侯,他的孫子張放十三歲就繼承爵位,史稱“富平少侯”。
七國:漢景帝時的七個同姓諸侯國:吳、楚、趙、膠東、膠西、濟(jì)南、淄川。他們曾聯(lián)合發(fā)動叛亂。此處用以喻指藩鎮(zhèn)叛亂。三邊:戰(zhàn)國時期燕趙秦與匈奴接壤,后來便以燕趙秦所在地為三邊,即幽州、并州、涼州。未到憂:不知道憂慮。
十三身襲富平侯:指張放十三歲就繼承富平侯爵位。
不收金彈拋林外:用韓嫣事。
銀床:井上的轆轤架,不一定用銀作成。
彩樹:華麗的燈柱。珠錯落:環(huán)繞在華麗燈柱上的燈燭像明珠一樣交相輝映。
玉雕鎪(sōu搜):形容檀木枕刻鏤精巧,像玉一樣瑩潤精美。
當(dāng)關(guān):守門人。侵晨客:清早來訪的客人。
莫愁:女子名,《舊唐書·音樂志》說她是洛陽石城人,善歌謠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漢張安世封富平侯,他的孫子張放幼年繼承爵位。但這首詩所詠內(nèi)容卻不切張放行事,可見詩中的“富平少侯”不過是個假托性的人物。從詩題和首尾兩聯(lián)看,詩中的“富平少侯”似乎不像一般貴族少年,而可能另有具體寓托。

李商隱,字義山,號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詩人,祖籍河內(nèi)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陽,出生于鄭州滎陽。他擅長詩歌寫作,駢文文學(xué)價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,和杜牧合稱“小李杜”,與溫庭筠合稱為“溫李”,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、溫庭筠風(fēng)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稱為“三十六體”。其詩構(gòu)思新奇,風(fēng)格秾麗,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,優(yōu)美動人,廣為傳誦。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,難于索解,至有“詩家總愛西昆好,獨恨無人作鄭箋”之說。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鄉(xiāng)沁陽(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)。作品收錄為《李義山詩集》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(biāo)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