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通往銅柱朱崖的道路艱險崎嶇,登壇封拜的伏波橫海曾效馳驅(qū)。
百越的土人自愿進貢珊瑚寶樹,漢代的使者何勞又去辨誣洗污。
奔馳山中的驛馬擔心日已向暮,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風雨。
這些珍奇寶物從來都很難得到,只恐賢明的君主顧也不肯一顧。
注釋
杜侍御:名不可考。侍御,官名。則所謂“送貢物”是將嶺外珍寶專程送往長安。
銅柱朱崖:指南方邊遠地區(qū)。銅柱:漢伏波將軍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,立銅柱,為漢之極界。按所立銅柱在今廣西分茅嶺下。朱崖:又稱珠崖,漢郡名,即今海南省瓊山縣一帶。
伏波:漢馬援曾為伏波將軍,韓說曾為橫海將軍,兩人都曾率兵南征。登壇:古代封拜大將,都要筑壇受命,然后出師。
越人:泛指南方人。五嶺以南,古為百越之地。珊瑚樹:古人以為珍飾之物。
獬豸(xiè zhì)冠:御史所服之冠。獬豸,類似羊的神獸,據(jù)說它能辨是非曲直。
難得:指稀世的珍寶。言古代明君屏絕稀奇珍寶,免使臣下逢迎其欲,以圖恩寵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秦漢至唐時期,隨著行政區(qū)域的設(shè)置和海上道路的開通,嶺南與海外及內(nèi)地的經(jīng)濟貿(mào)易往來越來越密切。經(jīng)貿(mào)的繁榮,使地方官員有了膜貨的物質(zhì)基礎(chǔ),也為他們提供了討好朝廷的條件。作者在任潭州刺史時有感于這種世事便創(chuàng)作了此詩。

張謂(?--777年) 字正言,河內(nèi)(今河南泌陽縣)人,唐代。天寶二年登進士第,乾元中為尚書郎,大歷年間潭州刺史,后官至禮部侍郎,三典貢舉。其詩辭精意深,講究格律,詩風清正,多飲宴送別之作。代表作有《早梅》《邵陵作》《送裴侍御歸上都》等,其中以《早梅》為最著名,《唐詩三百首》各選本多有輯錄。“不知近水花先發(fā),疑是經(jīng)冬雪未消”,疑白梅作雪,寫得很有新意,趣味盎然。詩一卷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