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相逢讓我如從夢中清醒,吳地的風(fēng)塵暗淡了我的頭發(fā),倚擔評花,認旗沽酒的娛樂依然歷歷在目。吹香弄碧的西湖,不僅有長堤外的柳樹風(fēng)情,還有那勝過梅花的月色。簫鼓動地,斷橋上的游客人頭簇動,畫楫船舫,鱗次櫛比。
回憶當時何止只有俊侶,但時局已換,友人一個個風(fēng)流云散。眼前國破家亡,只得過一種蒼煙為伴、鷗鷺為友的隱居生活。上次修水一醉,如今又要離別,請你不要忘記去“折柳穿魚、賞梅催雪”。如此好的湖山景色,忍不住讓人感嘆啊!
注釋
齊天樂:詞牌名。又名“臺城路”“五福降中天”“如此江山”。上下片各六仄韻。
兵后:指元兵攻破南宋都城杭州以后。歸杭:指回到杭州。
吳塵:吳地的風(fēng)塵。吟發(fā):指詞人的頭發(fā)。
認旗沽(gū)酒:化用白居易《杭州春望》“青旗沽酒趁梨花”詩意。沽,買。
坡柳風(fēng)情:用蘇軾的典故。蘇軾曾兩度在杭州做官,在西湖中修建了一條長堤,把西湖分為里湖和外湖兩部分,并在長堤上種花植柳,建置橋亭,后來堤橋成市,歌舞鼎沸,成為西湖繁華熱鬧的場所。另外蘇軾也寫下了一些詠柳名句,如《蝶戀花·春景》“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”之類。
逋(bū)梅月色:用林逋的典故。林逋隱居西湖孤山,種梅養(yǎng)鶴,其《山園小梅》詩“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月黃昏”,是千古傳誦的詠梅名句。
蒼煙:蒼茫的云霧。
修江:即修水,在今江西省境內(nèi)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詞題中的“兵后”,即南宋德祐二年(1276年)元將伯顏攻占臨安之后。此時,詞人的朋友童甕天返回杭州。詞人作了這首詞送別。

詹玉(生卒年不詳)字可大,號天游,古郢(今湖北)人。至元間歷除翰林應(yīng)奉、集賢學(xué)士,為桑哥黨羽。桑歌敗,為崔劾罷(見《元史。崔傳》)。著有《天游詞》一卷。主要作品有《齊天樂·送童甕天兵后歸杭》《漢宮春》《桂枝香》《多麗》《三姝媚》《渡江云》等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