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暮春時節(jié),眺望江面,風(fēng)雨連天。篷蔽的茅屋里,燭燈明滅,悄無人言。連樹林里的黃鶯都停止了鳴叫,惟有杜鵑,在月夜里孤苦哀啼。
啼聲越來越遠(yuǎn),帶著深深的漆黑的影子,驚醒了我的夢,讓人清淚欲灑。年已半百,一畸零人,漂泊在孤旅的路上,想那只故園的杜鵑,帶著故園的山水,讓我不堪聽聞矣。
注釋
杜鵑:鳥名,又稱“杜宇”、“子規(guī)”、“ 鶗鴂”、“怨鳥”。傳 說古蜀國王,名“杜宇”,號“望帝”,禪位于開明之士,隱于西山,死后,其魂化為杜鵑鳥。啼聲哀苦,每至血流于喙。
蓬窗:猶蓬戶,即編蓬草為窗,謂窗戶之簡陋?!肚f子·讓王》:“原憲居魯,環(huán)堵之室,茨以生草,蓬戶不完,桑以為柜。”宋劉克犀《打夕詩》:“蓬窗亦有精勤士。”《剪燈新話·至正妓人行》:“土炕蓬窗愁寂夜,挑燈快讀解愁頤?!苯钥勺C。
春晚:即晚春,暮春時節(jié)。
杜宇:即杜鵑。
深枝:樹林深處的枝條。
故山:故鄉(xiāng)的山林,即故鄉(xiāng)。
羈旅:寄居他鄉(xiāng)。羈,停留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這首詞當(dāng)是陸游客居四川時期的作品。公元1172年(乾道八年)冬陸游離開南鄭,第二年春天在成都任職,之后又在西川淹留了六年。據(jù)夏承燾《放翁詞編年箋注》,此詞就寫于這段時間。

陸游(1125—1210),字務(wù)觀,號放翁。漢族,越州山陰(今浙江紹興)人,南宋著名詩人。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,高宗時應(yīng)禮部試,為秦檜所黜。孝宗時賜進(jìn)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軍旅生活,官至寶章閣待制。晚年退居家鄉(xiāng)。創(chuàng)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,內(nèi)容極為豐富。著有《劍南詩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書》、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等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(biāo)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