譯文注釋
譯文
池塘邊香草芬芳,一片綠油油的庭院,有些陰涼。在這晴朗的傍晚,絲絲寒意侵透薄薄的窗紗。詞人此刻的心思恰似池塘的水,在晴朗的傍晚,斜陽映紅的表面,深藏著無邊的思緒,有故國之思,有親人之眷念,還有對朋友的向往。而這些都不在,自己就像香草一樣,孤獨(dú)的芬芳,在漸行漸濃的秋天里,逐日的凋零。
注釋
芳草,香草,一種能散發(fā)芬芳香氣的植物。 這里詞人以芳草自喻,有忠貞賢德之意。
玉鉤,新月。
管是,必定是;多半是。
唦,語氣詞,相當(dāng)于現(xiàn)在的啊。
天涯海角,形容非常偏僻遙遠(yuǎn)的地方 。這里借指被淪陷金統(tǒng)治的宋都的大好河山。
酴醿,本是酒名,亦作“ 酴醾 ”,這里指花名。以花顏色似之,故取以為名。酴醿,屬薔薇科落葉小灌木,于暮春時(4-5月)開花,有香氣。
勝,優(yōu)美之意,一如今天的旅游勝地。
箋花,比喻美妙的詞章。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~1155年5月12日)號易安居士,漢族,山東省濟(jì)南章丘人。宋代(南北宋之交)女詞人,婉約詞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稱。所作詞,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,后期多悲嘆身世,情調(diào)感傷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途徑,語言清麗。論詞強(qiáng)調(diào)協(xié)律,崇尚典雅,提出詞“別是一家”之說,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。能詩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時詠史,情辭慷慨,與其詞風(fēng)不同。有《易安居士文集》《易安詞》,已散佚。后人有《漱玉詞》輯本。今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。
詩詞名句推薦
- 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。
劉禹錫的詩集:出自《陋室銘》
- 日出江花紅勝火,春來江水綠如藍(lán)。
白居易的詩集:出自《憶江南·江南好》
- 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
杜牧的詩集:出自《山行》
- 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(fēng)直到夜郎西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(biāo)遙有此寄》
- 春草明年綠,王孫歸不歸?
王維的詩集:出自《送別》
- 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送友人》
-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杜甫的詩集:出自《江南逢李龜年》
- 沙上并禽池上暝。云破月來花弄影。
張先的詩集:出自《天仙子·水調(diào)數(shù)聲持酒聽》
- 長安一片月,萬戶搗衣聲。
李白的詩集:出自《子夜吳歌·秋歌》
- 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
李商隱的詩集:出自《無題·相見時難別亦難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