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史少南,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理宗淳祐間進士(清嘉慶《眉州屬志》卷一○)。度宗咸淳元年(一二六五)通判宜州(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》一九九六年第一期《宋詩紀事拾遺》)。
-
(1107—1156)宋開封人,字漢臣。韓億后裔。少有大志,以蔭選知臨潁。宣撫劉光世重其才,薦知亳州。大破入侵之金兵,凱旋晉秩,未嘗自伐其功。解官后寓居蕪湖。
-
林溥,鄞縣(今浙江寧波)人。理宗紹定二年(一二二九)進士(清康熙《鄞縣志》卷一○)。淳祐三年(一二四三)為建康府觀察推官(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四)。
-
李略,蜀人。曾為虞部屬官,仁宗天圣中知榮州(《宋朝事實類苑》卷六二)。因略、畋二字形近,李畋(見本書卷九六)亦于天圣中知榮州,故疑李略即李畋之誤。然李畋官虞部無據(jù),尚難成定說。
-
(960—992)益州華陽人,字思純。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進士。歷知吳縣,與長洲知縣王禹偁相唱酬,蘇、杭間多傳誦。擢著作郎、直史館,上奏請省冗員,息經(jīng)費。尋巡撫荊湖路,欲以苛察立名,所奏劾甚眾。有《東觀集》。
-
釋希坦,號率庵,宋末居青陽九華凈信寺。工吟詠,有《九華詩集》,已佚。事見清光緒《九華山志》卷六。今錄詩十一首。
-
翁逢龍,字石龜,四明(今浙江寧波)人。理宗嘉熙元年(一二三七)通判平江府,知建昌府(明正德《建昌府志》卷二)。事見《吳都文粹》續(xù)集卷八。今錄十三首。
-
宋南康軍建昌人,字光祿?;兆诔鐚幹袨樘珜W生。時蔡薿為學錄,元亮輕之。大觀二年薿守和州,元亮猶布衣,過州不謁。薿命駕先至其館,元亮以啟謝,薿贈以錢五十萬,且致書延譽,遂登次年貢士科。工詩,多有佳句。
-
饒州鄱陽人,字季倫,號癡齋。以詩名,為趙蕃所喜。嘗訪韓淲,至門候謁甚久,猶未出見,遂題詩壁間,拂袖而去。濾見詩,遣人追之,不返。有《蛙吹集》。
-
溫州永嘉人,字彬老,號石經(jīng)。喜古學,初師林石,后師程頤,又為龔深之門人。其學以《中庸》、《大學》為本,篤信力行。曾手刻《石經(jīng)春秋》藏于家。
-
黃默,建安(今福建建甌)人。仁宗皇祐元年(一○四九)進士(明嘉靖《建寧府志》卷一五)。神宗元豐中,以殿中丞知衛(wèi)州黎陽縣(《續(xù)會稽掇英集》卷四)。
-
釋可封,號復庵,俗姓林,福州(今屬福建)人。住常州宜興保安寺。孝宗淳熙末卒,年五十七(《叢林盛事》下)。為南岳下十六世,大溈月庵善果禪師法嗣。有《復庵封禪師語》,收入《續(xù)古尊宿語要》卷三。今錄詩六首。
-
生卒年均不詳,紹興年間擔任泉、荊二郡教官。著有《藝苑雌黃》,內(nèi)容十分挑剔蘇軾詩文,原書久佚,今有殘本十卷,系明人收集《苕溪漁隱叢話》所引,加上《韻語陽秋》,已非原貌?!峨S園詩話》卷五載:“宋嚴有翼詆東坡詩,誤以蔥為韭,以長桑君為倉公,以摸金校尉為摸金中郎。所用典故,被其捃摘,幾無完膚。然七百年來,人知有東坡,不知有嚴有翼?!?
-
(1070—1132)宋蘇州吳縣人,字子虛,號隨緣居士。黃彥子。哲宗元祐間進士。歷雍丘主簿,齊州教授。元符末昭慈圣獻皇后既復位號,而典冊未正,策上書引古義爭之,言甚剴切,為蔡京所忌?;兆诔鐚幊跞朦h籍,羈管登州。后赦歸,歷通判嚴州,官至直秘閣。
-
益都人,家居曹州,字唐卿。燕肅子。登進士第。知陳留縣,歲饑盜發(fā),勸邑豪出粟以濟民,又行保伍法以察盜。歷權(quán)河北轉(zhuǎn)運副使,六塔河決,坐貶秩知蔡州,徙福州。官至右諫議大夫、知潭州。卒年七十。
-
姚顯,霅川(今浙江湖州南)人(《洞霄詩集》卷四)。
-
史干,眉州(今四川眉山)人。高宗紹興中進士(清嘉慶《眉州屬志》卷一○)。
-
林采,字伯玉,閩縣(今福建福州)人。大聲孫。孝宗淳熙五年(一一七八)進士(清乾隆《福建通志》卷三四),知遂昌縣(清康熙《遂昌縣志》卷五)。光宗紹熙三年(一一九二),知湘陰(《周文忠集》卷一八七)。寧宗慶元六年(一二○○),除監(jiān)察御史。嘉泰元年(一二○一),行殿中侍御史兼侍講(同上書崇儒七之二五)。二年,權(quán)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。四年,出知太平州,改知紹興府。開禧三年(一二○七),知平江府。嘉定六年(一二一三),由知貴州任罷(同上書職官七四之四六)。今錄詩四首。
-
劉象功,哲宗元祐五年(一○九○),以左朝請郎知合州(清光緒《合州志》卷九)。
-
滕瑱,字伯真。孝宗時知平江縣。光宗紹熙二年(一一九一)知宜章縣(清嘉慶《湖南通志》卷六八、六九、二一五)。曾為廣西安撫司屬官(《八瓊室金石補正》卷一一五)。今錄詩二首。
-
高襲明,高宗時為臺州寧海令(《宋詩紀事補遺》卷四七)。
-
王慶升,字吟鶴,號果齋,道號爰清子。理宗淳祐九年(一二四九)著《爰清子至命篇》二卷。事見影印《道藏》冊二四《爰清子至命篇序》。今錄詩十九首。
-
釋方會(九九二~一○四九),俗姓冷,袁州(今屬江西)人。少時,游瑞州九峰。落發(fā)為僧,佐慈明禪師。后辭歸九峰,住袁州揚歧,次遷云蓋。仁宗皇祐元年卒,年五十八(《嘉泰普燈錄》卷三)?!段鍩魰肪硪痪庞袀鳌=皲涃示攀?。
-
蔡洸 宋,仙游人,蔡伸子,字子平,以蔭補將仕郎,歷知鎮(zhèn)江府。會西溪卒移屯建康,舳盧相銜,時久旱,郡民筑陂儲水灌溉,漕司檄郡決之,父老泣訴,洸曰:吾不忍獲罪百姓也,卻之。已而大雨,漕運通,歲亦大熟,后遷戶部尚書,未幾奉詞歸,囊無馀資。
-
楊契,字子寬(《南宋館閣錄》卷七),代州崞縣(今山西原平東北)人。存中子。高宗紹興十五年(一一四五)進士,擢國子監(jiān)主簿。十九年,知大宗正丞。二十二年,直秘閣。二十五年,為駕部員外郎。二十七年,試秘書少監(jiān),遷宗正少卿。二十九年,權(quán)工部侍郎,奉祠提舉祐神觀。三十二年,知舒州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一五四、一五九、一六三、一七○、一七六、一八一、一九九)。謚惠懿(《攻愧集》卷四九《楊惠懿公覆謚議》)。今錄詩二首。
-
湖州歸安人,字明遠,號寓山。沈該侄。高宗紹興五年進士。孝宗淳熙間,以左奉議郎為江西轉(zhuǎn)運司干辦公事。因作《哀扇工歌》,忤漕帥魏良臣,被劾奪三官。有《寓簡》等。
-
倪允文,東陽(今屬浙江)人。千里子。以父恩授黃巖縣監(jiān)鹽(清康熙《金華府志》卷一六《倪千里傳》)。今錄詩四首。
-
李鏜,眉州丹棱(今屬四川)人。燾孫。曾官宣義郎。事見《周文忠集》卷六六《李文簡公(燾)神道碑》。
-
翁自適,姓名未詳。應月泉吟社徵詩(《月泉吟社詩》)。
-
秀州崇德人,字希顏。肄業(yè)太學,曾上疏力沮和議,有“決策親征”及“誅誤國奸臣”語,一時驚為敢言。孝宗乾道八年進士。歷官至江陰縣令,歲旱,條畫利害申諸臺郡,勸發(fā)廩便糴,又盡革吏奸,民賴以寧。入除提轄文思院,乞祠歸里,以詩適情自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