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倪適,哲宗元祐時人(《宋詩紀事補遺》卷二九)。
-
澶州觀城人。少為小吏,累遷本州馬步軍都虞候。周世宗鎮(zhèn)澶淵,每旬決囚,贊引律令,辨析中理,即署右職。及即位,累官客省使,領(lǐng)河北諸州計度使。所至振舉綱維,號為稱職。太祖建隆初,平李重進,令贊知揚州。既行,舟覆溺死。
-
李兟(一○三六~一○九三),字世京,濟州金鄉(xiāng)(今屬山東)人。以父蔭補太廟室長,授大名府元城主簿。調(diào)泰州司法參軍,遷開封府中牟縣尉,改南京留守府司錄參軍。通判徐州、兗州,攝知濟南府,官終朝散郎、知成州。哲宗元祐八年卒,年五十八。事見宋李昭玘《樂靜集》卷二八《成州使君李公墓志銘》。
-
崇寧翰林,失其名?;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┰托逻M士彭路詩。
-
趙咨,真宗時掌內(nèi)制。仁宗天圣間為樞密直學士(《續(xù)資治通鑒長編》卷一一○)。
-
李蟠,寧國(今屬安徽)人(《宛陵群英集》卷五)。與宋末太學生郭堂(德基)有交。今錄詩二首。
-
宋建州政和人,字廷臣。哲宗元符末為太學生,論事剴切?;兆诖笥^三年,以何執(zhí)中代蔡京為尚書左仆射,蔡京領(lǐng)中太乙宮,朝老上書力陳蔡京之奸邪及何執(zhí)中之平庸。宣和末,復與陳東等上書論蔡京、童貫、王黼、李彥、梁師成、朱勔為六賊。臺諫承京風旨劾朝老狂妄,編置道州。高宗建炎改元,遇赦歸耕石門。紹興間三詔征之,堅辭不赴,學者稱“陳三詔”。
-
釋法言(~一○八二),字無擇。住杭州法會院(《淮海集》卷三八《雪齋記》)。神宗元豐五年卒(《珊瑚網(wǎng)》卷一蘇軾《跋晉右將軍王羲之敬和帖》)。
-
臨安人,字希白。錢昆弟。年十七舉進士,以少年輕俊被黜,然自此以才藻知名。真宗咸平二年進士。通判蘄州,奏請廢肉刑,為真宗采納。景德中,舉賢良方正科,策入等,通判信州。累擢知制誥、翰林學士。才學瞻敏,為文數(shù)千百言,援筆立就。又善繪畫,工行草書。有《洞微志》、《南部新書》、《青云總錄》等。
-
福州浦城人,字民先。真宗景德二年進士。有詩名,嘗與楊億、宋祁等相倡和。累官殿中丞,以清直聞。
-
釋法祚,俗姓宋,落發(fā)彰教寺。嘗參云竇暉與報覺長老。尋筑庵雕峰。與丞相趙汝愚為方外友。又住袁州之仰山、常州之華藏。謚明極禪師。事見清康熙《太平府志》卷三四。
-
釋仲皎,字如晦,居剡之明心院。于寺前為倚吟閣,又于剡山白塔結(jié)廬而居,自號閑閑庵。所交皆文士,王铚曾有詩相贈。事見《剡錄》卷二、八。今錄詩十九首。
-
孟大武,字世功(或作公),仙居(今屬浙江)人。與吳芾有唱和(《湖山集》卷六、七、八)。事見《仙居志》卷一五。今錄詩四首。
-
潤州金壇人,字邦美。善詩。高宗紹興間獻詩秦檜,檜喜。又題詩天竺寺壁間,譏檜因旱求雨不獲之事。檜大怒,天才懼而泛海逃脫,隱居終身。
-
開封酸棗人,宋守約子。以蔭干當禮賓院。曾議西北馬政之弊。神宗時出使高麗,歸而圖記其山川、風俗上之,進通事舍人。神宗死,使契丹告哀。積遷西上閤門使、樞密副都承旨。
-
查應辰,泰州(今屬江蘇)人。英宗治平四年(一○六七)進士(明嘉靖《惟揚志》卷一九)。
-
道,衡陽(今屬湖南)人。仁宗景祐元年(一○三四)進士(《永樂大典》卷八六四七)。英宗治平中為旴江太守(《永樂大典》卷三一四一引《旴江前志》)。
-
尤槩,字與平,無錫(今屬江蘇)人。袤次子。孝宗淳熙二年(一一七五)進士。官建康府推官。有《綠云寮詩草》,已佚。事見元尤玘《萬柳溪邊舊話》。
-
宋潮州揭陽人,字思仲。神宗元豐間,兩冠鄉(xiāng)書,首薦漕臺,肄業(yè)太學十余年,士人目為廣南夫子。上書陳利害數(shù)萬言,皆切時病。薦太學生馬錫,錫后立功,人以為知人。哲宗紹圣元年舉經(jīng)明行修第一。累官知梅州軍事。有《揭陽集》。
-
吳雅,楫子。蔡元定門人(《宋元學案補遺》卷六二)。
-
惠端方,字敬之,宜興(今屬江蘇)人。哲子。寧宗慶元二年(一一九六)進士(清嘉慶《宜興縣志》卷七)。官永嘉丞(《水心集》卷一九《建康府教授惠君(哲)墓志銘》)。嘉定十五年(一二二二)知祁門縣(明弘治《徽州府志》卷四)。
-
陜州夏縣人,字文季。司馬宏子。少育于外祖范純?nèi)剩约內(nèi)蔬z恩為官。累擢兵部侍郎?;铡J二帝將北遷,樸貽書金人,請存立趙氏,金人憚之,挾以北去?;兆谒溃厮コ?,金主義而不問。授行臺左丞,辭之。后卒于真定。謚忠潔。
-
黃遹(一一二七~一二○六),字景聲,自號熙春野老,邵武(今屬福建)人。高宗紹興間以蔭入官。孝宗隆興元年(一一六三)進士,調(diào)將樂縣主簿,知當涂縣。淳熙二年(一一七五),浙西提舉(《南宋館閣續(xù)錄》卷七)。十五年,除干辦諸司審計司(《宋會要輯稿》職官五二之一七)。歷太常主簿、博士,秘書丞,知建寧府,江西提點刑獄。不附韓侂胄,于寧宗嘉泰元年(一二○一)罷歸。開禧二年卒,年八十。今錄詩二首。
-
宋泰州如皋人,字明叟。第進士。歷穎昌府簽書判官。哲宗即位,擢右司諫,累上數(shù)十章劾蔡確、章惇等,請盡罷青苗法,唯采掇免役法中有助于差役者數(shù)十事上之。遷侍御史、右諫議大夫,以論事出知潤州。入為刑、戶部侍郎,使遼,為遼人禮重。紹圣初,貶鼎州團練副使,澧州安置?;兆诹ⅲ馂楣げ渴汤?,遷御史中丞,改翰林學士。后出知潤、海州,罷主管太平觀。又因彈劾章惇,除名安置臨江軍。卒年六十八。
-
(1097—1153)宋明州鄞縣人,字抑崇,人稱息齋先生。高宗紹興元年以上舍選賜進士第。召為秘書省正字。累遷國子司業(yè)。時興太學,奏宜以經(jīng)術(shù)為主。南宋學制多為其所建明。除禮部侍郎,秦檜疑之,被劾出知筠州,不赴。卒謚憲敏。有《春秋集注》。
-
趙師商,伯泌子。太祖八世孫(《宋史》卷二二一《宗室世系表》)。嘗通判太平府(《歷朝上虞詩集》卷三)。
-
釋圓悟,號枯崖,福清(今屬福建)人。能詩畫,喜作竹石。理宗淳祐間住泉州光福寺,有《枯崖集》(《竹溪鬳齋十一稿續(xù)集》卷一○《泉州重修興福寺記》),已佚?!懂嬍窌肪砣袀?。今錄詩二十九首。
-
宋南劍州順昌人,字子晦。孝宗乾道五年進士。以宣教郎知莆田縣,務重風教,抑豪強。遷廣東提舉刑獄,彈劾不避權(quán)貴。累官吏部左選郎官,奉祠卒。少學釋氏,后受業(yè)于朱熹。為學者講明圣賢心學之要,確守師說,不為時論所變。有《文公語錄》、《春秋會要》、《槎溪集》。
-
(1101—?)江寧人,字其紹,一字少公。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。孝宗乾道間以朝請郎知興化軍事,善馭吏治民。嘗奏蠲民租。
-
黃克(詩出處作本,疑誤)仁,字己任,光澤(今屬福建)人。高宗紹興十八年(一一四八)進士,因上書忤秦檜。后歷知真州、化州、雷州。奉祀歸,卒。事見明嘉靖《邵武府志》卷一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