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黎善夫,名不詳。與趙必
-
趙希融,長樂(今屬福建)人(《宋詩拾遺》卷九),太祖九世孫(《宋史·宗室世系》八)。
-
黃熙,南海(今廣東廣州)人,高宗紹興五年(一一三五)進士(元《大德南海志》卷九),為韶州推官(《斐然集》卷五《送黃熙赴韶推》)。
-
虞謨,徽宗崇寧元年(一一○二)為浙東提點刑獄,政和中再任(清康熙《浙江通志》卷一一四)。高宗建炎元年(一一二七),金人陷汴京,立張邦昌為楚帝,謨時官考功員外郎,棄官歸(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卷三)。
-
筆名子甫,別號劉云。曾任江陰市職工書協(xié)會長、硬筆書法協(xié)會會長,組設(shè)暨湖詩社,出版暨湖詩刊。著有流云集詩稿。
-
白侍郎,名不詳。與丁和有交,真宗嘗賜丁和詩(清道光《萬年縣志》卷一二),當亦真宗時人。
-
侯延年,衡山(今屬湖南)人?;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┻M士。累官荊湖南北鈐轄使。事見清嘉慶《湖南通志》卷九○、光緒《衡山縣志》卷二七。
-
葉延壽,建安(今福建建甌)人。高宗紹興三十年(一一六○)進士(明嘉靖《建寧府志》卷一五)。孝宗隆興二年(一一六四)為安溪簿(明嘉靖《安溪縣志》卷三)。
-
歐陽慶甫,道州(今湖南道縣)人。度宗咸淳中隱州西白魯井。事見清嘉慶《永州府志》卷三。
-
朱曠,建康(今南京市)人。當于孝宗乾道六年(一一七○)謁張孝祥墓。事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四三。
-
盤隱末子,姓名未詳。應(yīng)月泉吟社徵詩(《月泉吟社詩》)。
-
羅松野,失其名,生平未詳,羅公升叔。
-
方城高士,失名。高宗建炎初范致虛知鄧州時,曾干謁留詩。事見《類說》卷二六。
-
釋圓日,嘉興崇德(今浙江桐鄉(xiāng)西南崇福鎮(zhèn))人。年二十六投千金妙沖為頭陀,落發(fā)。孝宗隆興初,住撫州靈巖寺。后居圓覺寺。為青原下十五世,圓覺曇禪師法嗣。《嘉泰普燈錄》卷一七、《五燈會元》卷一六有傳。今錄詩二首。
-
(1008—1091)宋孟州河陽人,字肅之。馮拯子。以蔭補右侍禁,知憲州。歷知數(shù)州,皆有能聲。仁宗皇祐中,知定州,韓琦薦為路鈐轄。徙知代州,管干河?xùn)|緣邊安撫事。后進西上閣門使,四遷客省使。以衛(wèi)州防御使致仕。與富弼、文彥博等十三人為耆英會。
-
邵梅溪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(《宋詩紀事》卷六九)。
-
王闐(?~一一四六),字無功,明州慈溪(今浙江慈溪東南)人。早年曾舉進士上第,棄而學佛,修凈士宗。高宗紹興十六年卒。有《凈士自信錄》。事見《宋詩拾遺》卷一六、臺灣僧明復(fù)《中國佛學人名大辭典》(《佛學人名辭典》未出所據(jù),無從查核)。
-
釋有規(guī),吳人。南渡初以詩知名,僧徒謂之規(guī)方外。卒年七十馀。事見《卻掃編》卷下。
-
壺韜,字怡樂,號萬菊居士,烏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幼以孝悌稱,入元,隱居不仕。有《樵云集》,已佚。事見清同治《湖州府志》卷八○。
-
應(yīng)天府人。神宗元豐間進士。歷荊湖北路提舉常平兼提點刑獄、廣南西路轉(zhuǎn)運副使。以集賢殿修撰知桂州,為黔南路經(jīng)略安撫使、知靖州,貶舒州團練副使、永州安置,移連州、和州。后復(fù)進徽猷閣直學士,歷知渭、亳、襄、鎮(zhèn)江、東平等州府?;兆谛土?,坐繕治東平城不加功輒復(fù)摧圮,降兩官,提舉嵩山崇福宮。
-
魯應(yīng)龍,字子謙,海鹽(今屬浙江)人。理宗時布衣。著有《閑窗括異志》。事見《槜李詩系》卷三。
-
宋滄州南皮人,字仲寶。賈耽三世孫。后晉高祖天福三年進士。宋初,為刑部郎中,歷水部員外郎、知浚儀縣。通判鎮(zhèn)州時,救撫貧孤,助使婚嫁、喪葬。子賈黃中方五歲,課其誦讀,嚴毅善教,使六歲舉童子科,七歲能屬文。士大夫子弟來謁,必諄諄誨誘之。年七十而卒。
-
(?—1159)潤州丹陽人,字昭祖?;兆谛土赀M士。初為遂昌主簿,歷太常博士、著作郎。累官直秘閣知眉州,在任鼎新校舍,廣勸士子學,其地為刻石記功。后除成都路運判,未就,報罷歸。
-
老農(nóng),姓名未詳。應(yīng)月泉吟社徵詩(《月泉吟社詩》)。
-
毛沂,江山(今屬浙江)人。神宗熙寧六年(一○七三)進士。官揚州司理。事見清同治《江山縣志》卷七。
-
(1121—1194)福州長樂人,字少融。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。初為諫官,頗以風力稱。積官至吏部尚書。朱熹劾奏唐仲友,丙迎合宰相王淮,庇護仲友,且謂道學欺世盜名,不宜信用。曾知泉州,為政暴急。官終端明殿學士。卒謚簡肅。
-
曹坤,嘗知大寧監(jiān)(《輿地紀勝》卷一八一)。
-
吉州廬陵人。寧宗時襄州兵亂,藉岳州為根本。有司辟為通判,攝州軍,規(guī)畫整肅,外壓湖盜,內(nèi)控江南,一時倚賴。
-
趙希玣,理宗寶慶二年(一二二六)進士(《歷朝上虞詩集》卷三)。今錄詩二首。
-
[約公元一二一六年前后在世]字興伯,江西清江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宋寧宗嘉定中前后在世。紹熙四年,(公元一一九三年)嘗客淮南。登開禧進士。嘉定中,監(jiān)華亭蘆瀝場鹽課,為六峰令。昌詩著有蘆浦筆記十卷《四庫總目》行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