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隋遼東襄平人,字拔豆。李弼子。擅武藝。仕于北周,初為千牛備身,后數(shù)與敵戰(zhàn),從平齊,以功進大將軍。入隋,安邊及從平陳有功,官至安州總管。疾還,卒于家。年五十七。
-
(531—591)隋博陵安平人,字公輔。少有才名。北齊天保八年舉秀才,官至通直散騎常侍,兼中書侍郎,曾參修國史。北周時為內(nèi)史上士,主詔誥格式及選用山東人物。后助楊堅受禪建隋,官內(nèi)史令,與高颎等同修《隋律》。及隋滅陳,授柱國、郡公。文帝開皇十年,出為懷州刺史,歲余,卒官。謚文。有文集。又曾奉詔修《齊史》,未畢,其子百藥續(xù)成,即《北齊書》。
-
隋趙郡柏人人,字元操。李騫從子。少好學(xué),性簡靜,不妄通賓客。初仕于北齊,入周為吏部下大夫。從討尉遲迥亂,以功授上儀同三司。文帝開皇初遷蒙州刺史,治政平,吏民安。自此每暇日輒引客弦歌對酒,終日為歡。后征拜內(nèi)史侍郎,以無干才,出為金州刺史。有集。
-
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?!度圃姟吩茷樨懺哪?798)進士,存詩1首。
-
杜儼,唐朝人。新安丞。詩一首。
-
生卒年、籍貫不詳。大歷中任綿州刺史,事跡見《唐詩紀事》卷五三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南海(今廣東廣州)狂生,不仕。約于懿宗咸通間游漳州,頻于席上喧酗。鄉(xiāng)飲日未獲請,乃作翻韻詩贈刺史崔某,崔以馳騎迎之。事跡見《云溪友議》卷下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僧。九歲出家,住藍谷。年六十余,撰《釋門自鏡錄》二卷。
-
名不詳??ね麧}川(今河南禹州)。德宗貞元、憲宗元和間進士。應(yīng)舉時,權(quán)德輿作序送之。工詩賦,為時人所稱。事跡見《權(quán)載之文集》卷三九《送陳秀才應(yīng)舉序》?!度圃姟反嬖?句。
-
排行大,字里不詳。憲宗元和間貶為金州員外司馬。與竇群有詩唱和。近人岑仲勉《唐人行第錄》疑為劉伯芻之誤?!陡]氏聯(lián)珠集》收其詩1首,事跡亦據(jù)此書,《全唐詩續(xù)拾》據(jù)之收入。
-
[唐](約公元八七四年在世)字不詳,臺州人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。詞藻富贍,與隱、鄴齊名,世號“三羅”。累舉不第。廣明亂后,去從鄜州李孝恭。為人狂宕無檢束。籍中有善歌妓杜紅兒,虬令之歌,贈以彩。孝恭以紅兒已為副戎所聘,不令受。虬怒,拂衣起;明日,手刃殺之。孝恭坐以罪,會遇赦釋之。虬追念紅兒之冤,于是取古之美女,有姿艷才德者,作絕句一百首,以比紅兒,名曰《比紅兒詩》。盛傳于世。
-
名或作徵明。唐天水人。玄宗、肅宗朝人。工書能詩,詩格高古,元結(jié)錄其詩三首入《篋中集》。
-
一作可頻瑜,誤。德宗建中年間任藍田尉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(?—97)康仁杰,《詩話總龜》作唐,《全唐詩》作庸,恐皆誤。泉州(今屬福建)人(《詩話總龜》作全州,恐誤)。南唐人。少為僧,喜儒學(xué)。后游江淮,陳德誠薦至金陵。時陳洪進據(jù)漳、泉,后主召問漳、泉風(fēng)俗,仁杰對答稱旨,遂授鄂州文學(xué),補溧陽主簿。后至吉州括量屯田有功,入遷汾陽令。南唐亡,卒。生平見馬令《南唐書》卷一四及《十國春秋》本傳。仁杰善詩,好苦吟。其投陳德誠詩及《贈嘉禾峰僧》等詩,尤為人稱許?!度圃姟反鏀嗑?聯(lián)。
-
生平無考?!度圃娨荨肥赵?句,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《千載佳句》卷下。
-
李迥秀,字茂之。李大亮族孫??贾羞M士科,又考中英才杰出科。幾次改任后為考功員外郎。武則天愛惜他的才能,升遷鳳閣舍人。因貪贓獲罪貶為廬州刺史。張易之被誅后,貶為衡州長史。唐中宗李顯繼位,召入朝廷任將作少監(jiān)。幾次升任后為鴻臚卿、修文館學(xué)士。出任朔方道行軍大總管,回朝后拜授兵部尚書。后去世。
-
生卒年、籍貫皆不詳。文宗時曾為資州刺史?!度圃姟反鏀嗑?聯(lián)。
-
[唐][約公元八二七年前后在世]字不詳,自號谷神子,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文宗太和初前后在世。元和中,登進士第。終國子博士。還古嘗注老子指歸十三卷,傳奇集《博異記》,相傳亦是他所作。
-
生平無考。《全唐詩逸》收詩2句,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《千載佳句》卷下。
-
宋若華(?年—820年),《新唐書》作宋若莘,此從《舊唐書》,貝州清陽(今河北清河)人。父宋廷棻,生一男五女,男獨愚不可教,而五女皆警慧,善屬文。宋若莘最長,次為宋若昭、宋若倫、宋若憲、宋若荀,皆稟性貞素,不愿歸人,欲以學(xué)名家。若華教誨諸妹若嚴師。逝世于唐憲宗元和(806年—820年)末年。
-
生卒年不詳。字大圭,郡望清河?xùn)|武城(今山東武城西北),崔綬子。懿宗咸通七年(866)登進士第。與皮日休友善,有詩唱和。生平事跡見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二下》、《唐詩紀事》卷六四。《全唐詩》存詩1首。
-
北平無終人。榮權(quán)子。高祖武德間任齊王李元吉記室參軍。元吉多匿壯士,九思為詩刺之,元吉弗悟。太宗貞觀間,歷任主爵郎中、給事中、黃門侍郎。
-
潤州丹徒人。玄宗開元二十二年登進士第。歷官武進尉。天寶十三載任陜郡平陸尉。官至虞部員外郎。能詩文。殷璠錄其詩入《丹陽集》,稱其“善敘事狀物,長于情理”。
-
李夔(1047—1121)c,其先無錫人,唐末避亂遷福建邵武。南宋名臣李綱父。神宗元豐三年(1080)進士,調(diào)秀州華亭尉,移松溪尉,池州軍事推官。歷知錢塘縣,鄜延經(jīng)略安撫司勾當公事,簽書平江軍節(jié)度判官廳公事。大觀四年(1110),知鄧州,兼京西南路安撫使。改知潁州。宣和三年卒,年七十五。事見《龜山集》卷三二《李修撰墓志銘》。
-
薛瑤,唐代新羅人(今朝鮮南部)。其父薛承沖,高宗時入唐,拜左武衛(wèi)將軍?,幠晔?,父卒,遂出家為尼。六年后還俗,嫁郭元振為妾。
-
高祖太穆順圣皇后竇氏,京兆平陵人。父毅,在周為上柱國,尚武帝姊襄陽長公主,入隋為定州總管、神武公。
-
生卒年、字貫不詳?!度圃姟反嬖?首。《送咸安公主》詩系德宗貞元四年(788)十月為德宗女咸安公主遠嫁回紇可汗而作。又曾作詩上宰相李泌。事跡據(jù)《唐詩紀事》卷二八。
-
裴贄(?—905),字敬臣。及進士第,擢累右補闕、御史中丞、刑部尚書。昭宗時,拜中書侍郎,兼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帝幸鳳翔,為大明宮留守。罷,俄進尚書左仆射,以司空致仕,為朱全忠所害。
-
一作王居仁。新羅(今朝鮮南部)人。真圣女王時(約當唐僖宗光啟間)在世。時權(quán)奸當政,國事日衰,國人乃作隱語書投于路上。女王以為王巨仁作,將其囚系獄中。憤而作詩訴于天。其夜雷震雹降,女王畏而釋其獄。事跡見《三國史記》卷一一、《三國遺事》卷二?!度圃姟反嬖?首。
-
生平無考?!度圃娨荨肥赵?聯(lián),皆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《千載佳句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