嚗

- 拼音讀音:bó pào bào
- 偏旁部首:口部
- 總筆畫:18畫
- 結(jié)構(gòu):左右
- 五筆:KJAI
- 五行:
- 統(tǒng)一碼:5697
- 筆順順序: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丶丨丶一ノ丶
- 筆畫名稱: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、豎、豎、橫、撇、捺、豎鉤、點、提、撇、點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嚗
⒈ ?象聲詞:嚗然作聲。其扇嚗然裂為兩半。
⒉ ?怒聲。
其他字義
嚗
⒈ ?聲。
其他字義
嚗
⒈ ?〔嚗喿〕聲音嘈雜。
異體字
康熙字典
嚗【丑集上】【口部】 康熙筆畫:18畫,部外筆畫:15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北角切,音剝?!队衿放??!都崱坊蜃?img src="/uploads/szi/20bad.png" alt="?" class="wh16" />。
又《莊子·知北遊》神農(nóng)隱幾,擁杖而起,嚗然放杖而笑。《釋文》嚗音剝,又孚邈反。
又孚貌反?!对]》李頤曰:嚗,放杖聲?!鸢础对鲰崱吩菩β?,非。
又《集韻》匹角切,音璞。聲也?;蜃?img src="/uploads/szi/21117.png" alt="?" class="wh16" />。
又披敎切,音砲。曝然聲也。
又薄報切,音暴。嚗喿,多聲。
※ 嚗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嚗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