瑒

- 拼音讀音:chàng yáng
- 偏旁部首:王部
- 總筆畫:13畫
- 結(jié)構(gòu):左右
- 五筆:GJGR
- 五行:
- 統(tǒng)一碼:7452
- 筆順順序:一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フノノ
- 筆畫名稱:橫、橫、豎、提、豎、橫折、橫、橫、橫、撇、橫折鉤、撇、撇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瑒
⒈ ?均見“玚”。
統(tǒng)一碼
瑒字UNICODE編碼U+7452,10進(jìn)制: 29778,UTF-32: 00007452,UTF-8: E7 91 92。
瑒字位于中日韓統(tǒng)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
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瑒
〈名〉
(1) 古時祭祀用的一種圭 [name of a jade]
瑒,祀天玉也?!鳌?楊慎《玉名詁》
(2) 另見
康熙字典
瑒【午集上】【玉部】 康熙筆畫:14畫,部外筆畫:9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丑亮切《正韻》尺亮切,音悵?!墩f文》圭尺二寸有瓚,以祠宗廟者?!缎煸弧翻懸噼家?。
又通作鬯?!吨苷Z》奉玉鬯往獻(xiàn)?!对]》鬯酒之圭,長尺二寸,有瓚,所以灌地降神之器。
又《廣韻》徒杏切《集韻》丈梗切《韻會》杖梃切《正韻》杖梗切,音挺。義同。
又《集韻》待朗切《正韻》徒黨切,音蕩?!肚皾h·王莽傳》瑒琫瑒珌?!对]》瑒,音蕩。玉名也。
又《廣韻》與章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余章切,音陽。義同。
又人名?!恫茇Аさ湔撜撐摹啡昴蠎?yīng)瑒德璉。
又唐有申屠瑒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瑒【卷一】【玉部】
圭。尺二寸,有瓚,以祠宗廟者也。從玉昜聲。丑亮切
說文解字注
(瑒)圭尺二寸。有瓚。以祠宗廟者也。玉人曰。祼圭尺有二寸。有瓚。以祀廟。祼圭謂之瑒圭?,勛x如暢。魯語謂之鬯圭。用以灌鬯者也。祠玉篇作祀。從王。昜聲。丑亮切。十部。
※ 瑒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瑒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