跢

- 拼音讀音:dài duò duō chí
- 偏旁部首:足部
- 總筆畫:13畫
- 結(jié)構(gòu):左右
- 五筆:KHQQ
- 五行:
- 統(tǒng)一碼:8DE2
- 筆順順序: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ノフ丶
- 筆畫名稱:豎、橫折、橫、豎、橫、豎、提、撇、橫撇/橫鉤、點(diǎn)、撇、橫撇/橫鉤、點(diǎn)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跢
⒈ ?跌倒。
其他字義
跢
⒈ ?小孩行走的樣子。
其他字義
跢
⒈ ?攜幼兒行走。
其他字義
跢
⒈ ?古同“踟”。
異體字
- 趨
- 跥
康熙字典
跢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畫:13畫,部外筆畫:6畫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當(dāng)蓋切,音帶。《玉篇》倒也。《揚(yáng)子·方言》跌蹷也?!对]》江東言跢。
又《廣韻》《正韻》丁佐切《集韻》丁賀切,音
。小兒行也。
又《集韻》當(dāng)何切,音多。攜幼行也。
又知切,音馳?!恫┭拧粉?,跢跦也。
又《集韻》陟栗切,音窒。義同。
說文解字
說文解字
趨【卷二】【走部】
走也。從走芻聲。七逾切
說文解字注
(趨)走也。曲禮注曰。行而張足曰趨。按張足過於布武。大雅。左右趣之。毛曰。趣、趨也。此謂假借趣爲(wèi)趨也。從走。芻聲。七逾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※ 跢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跢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