蹙

基本解釋
基本字義
蹙
⒈ ?緊迫:窮蹙。
⒉ ?皺,收縮:蹙眉。蹙額。蹙皺。蹙縮。蹙金(用拈緊的金線刺繡,使刺繡的紋路縐縮起來(lái)。亦稱“拈金”)。
⒊ ?局促不安:蹙蹙。
異體字
- ?
- ?
- 踿
- 顣
- 蹴
漢英互譯
frown、pressed
造字法
形聲:從足、戚聲
English
urgent, suddenly; grieve, lament
詳細(xì)解釋
基本詞義
◎ 蹙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足,戚聲。本義:緊迫,急促)
(2) 同本義 [urgent]
政事愈蹙。——《詩(shī)·小雅·小明》
(3) 又如:蹙變(急速變化)
(4) 困窘 [embarrassed]
自吾氏三世居是鄉(xiāng),積于今六十歲矣,而鄉(xiāng)鄰之生日蹙?!谠恫渡哒哒f(shuō)》
(5) 又如:蹙迫(困窘,窘迫);蹙境(邊境防務(wù)窘迫)
(6) 愁苦的樣子 [worried;be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]。如:蹙怖(憂愁恐懼的樣子);蹙然(憂愁不悅的樣子)
(7) 局促不安的樣子 [respectful and careful]
蹙然衣粗食惡?!盾髯印?/p>
(8) 又如:蹙促(局促不安的樣子)
(9) 狹窄,狹小 [narrow]。如:蹙弱(迫窄弱小);蹙澳(水流狹窄彎曲)
詞性變化
◎ 蹙
〈動(dòng)〉
(1) 聚攏;皺縮 [knit one's brows;frown]
舉疾首蹙額而相告。——《孟子》
(2) 又如:蹙恨(皺起眉頭表示怨恨);蹙沓(形容多而密集的樣子)
(3) 逼迫;追逼 [force;compel]
蹙也百里?!对?shī)·大雅·召旻》
(4) 又如:蹙迫(逼迫);蹙促(逼迫);蹙擊(迫擊;追擊)
(5) 接近;迫近 [be close to;approach]
今也日蹙國(guó)百里。——《詩(shī)·大雅·召旻》
(6) 又如:蹙迫(逼近)
(7) 縮?。粶p削 [contract;lose]
(8) 又如:蹙頞(縮鼻哭泣);蹙土(蹙地。損失國(guó)土);蹙動(dòng)(皺縮)
(9) 通“蹴”。踢;踏 [kick;step on]
以足蹙路馬芻,有誅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上》
一蹙自造青云,何至于駑馬爭(zhēng)路?!赌鲜贰⒛轮畟鳌?/p>
揚(yáng)鞭一蹙破霜蹄,萬(wàn)騎如風(fēng)不能及。——蘇軾《申王畫馬圖》
(10) 又如:蹙鞠(踢球);蹙踏(踢;踩踏)
康熙字典
蹙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畫:18畫,部外筆畫:11畫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(huì)》《正韻》子六切,音噈。《說(shuō)文》迫也?!对?shī)·大雅》今也日蹙國(guó)百里?!抖Y·禮器》不然則已蹙?!妒琛穭t太急蹙。
又《集韻》七六切。與蹴同?!抖Y·曲禮》蹙路馬芻有誅?!夺屛摹孵?,本又作蹴。
又《廣韻》蹙,近也。
又通作顣?!睹献印芬杨l顣曰。《朱傳》顣與蹙同。
又《集韻》倉(cāng)歷切,音戚。《類篇》蹙蹙,小貌?!对?shī)·小雅》蹙蹙靡所騁。《箋》蹙蹙,小之貌?!稜栄拧め層?xùn)》蹙蹙,鞠也。
說(shuō)文解字
說(shuō)文解字
蹙【卷二】【足部】
迫也。從足戚聲。子六切〖注〗臣鉉等案:李善《文選注》通蹴字。
說(shuō)文解字注
(蹴)躡也。玄應(yīng)云。說(shuō)文。蹴、蹋也。以足逆蹋之曰蹴。從足。就聲。七宿切。三部。
※ 蹙的意思、基本解釋,蹙是什么意思由查校網(wǎng)漢語(yǔ)字典在線查字為您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