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
拼音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,gù néng chéng qí dà
注音ㄊㄞˋ ㄕㄢ ㄅㄨˋ ㄖㄤˋ ㄊㄨˇ ㄖㄤˇ,ㄍㄨˋ ㄋㄥˊ ㄔㄥˊ ㄑ一ˊ ㄉㄚˋ
感情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勸誡人。
近義詞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高
詞語解釋
廣大[ guǎng dà ]
⒈ ?區(qū)域?qū)掗煻氪蟆?/p>
例廣大地區(qū)。
英vast;
⒉ ?(范圍、規(guī)模)巨大。
例掀起廣大的技術(shù)革新熱潮。
英extensive; large-scale; widespread;
⒊ ?范圍很寬的。
例廣大農(nóng)村。
⒋ ?數(shù)目很多的。
例廣大知識分子。
英numerous;
引證解釋
⒈ ?指面積、空間寬廣、寬闊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地廣大,荒而不治,此亦士之辱也?!?br />《楚辭·招魂》:“彷徉無所倚,廣大無所極些。”
《史記·大宛列傳》:“見 漢 之廣大,傾駭之?!?br />宋 秦觀 《醉鄉(xiāng)好》詞:“醉鄉(xiāng)廣大人間小。”
巴金 《家》十五:“然而在這個公館的圍墻外面,在廣大的世界中又怎樣呢?”
⒉ ?寬廣高大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“今夫山,一卷石之多,及其廣大,草木生之,禽獸居之,寶藏興焉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乞罷將官狀》:“各修筑所治之城,州城稍高,縣城次之,不必廣大。”
⒊ ?擴張;擴大;擴充。
引漢 晁錯 《守邊勸農(nóng)疏》:“其起兵而攻胡 粵 者,非以衛(wèi)邊地而救民死也,貪戾而欲廣大也?!?br />《晉書·沮渠蒙遜載記》:“所以遠授 西海 者,蓋欲廣大將軍之國耳。”
《元代白話碑集錄·一二九六年重陽洞林寺藏經(jīng)記》:“其(指佛教)所傳法旨,自 東漢 時流入 震旦,歷 魏 晉 數(shù)朝,以至 隋 唐,名公大士,潤色敷暢,增衍廣大?!?/span>
⒋ ?指胸襟開闊,局度寬宏。
引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寬而靜、柔而正者,宜歌《頌》;廣大而靜、疏達而信者,宜歌《大雅》?!?br />孔穎達 疏:“廣大,謂志意宏大?!?br />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聲音·羽》:“故聞其宮聲,使人溫潤而廣大;聞其商聲,使人方正而好義。”
巴金 《第四病室》:“我感激她的關(guān)心,而且更使我感動的是我接觸到了她的廣大的心?!?/span>
⒌ ?指內(nèi)容博大淵深。
引《易·繫辭下》:“《易》之為書也,廣大悉備。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”
《尸子》卷下:“與之語道,廣大而不窮?!?br />宋 葉適 《著作佐郎錢君墓志銘》:“稍長,學知古人統(tǒng)緒廣大高遠,則遂慨然嘆曰:‘時文不足為矣!’”
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楊霽云》:“見佛經(jīng),則服其廣大;見 宋 人語錄,又服其平易超脫?!?/span>
⒍ ?指聲音洪大。
引《禮記·樂記》:“是故清明象天,廣大象地?!?br />鄭玄 注:“清明,謂人聲也。廣大,謂鐘鼓也?!?/span>
⒎ ?寬大,寬厚。
引宋 王安石 《上執(zhí)政書》:“伏維執(zhí)事察其身之疾而從之盡其才,憐其親之欲而養(yǎng)之盡其性,以完朝廷寬裕廣大之政。”
⒏ ?指范圍廣泛。
引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夫書記廣大,衣被事體,筆札雜名,古今多品?!?/span>
⒐ ?指人數(shù)眾多。
引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祝中俄文字之交》:“以它的內(nèi)容和技術(shù)的杰出,而得到廣大的讀者。”
國語辭典
廣大[ guǎng dà ]
⒈ ?寬廣而大,指面積、空間而言。
引《禮記·中庸》:「今夫山,一拳石之多,及其廣大,草木生之,禽獸居之,寶藏興焉。」
《漢書·卷二五·郊祀志下》:「三光高而不可得親,海廣大無限界,故其樂同?!?/span>
反眇小 狹小 窄小 褊狹
⒉ ?范圍、內(nèi)容的廣泛與博大。
引《易經(jīng)·系辭下》:「易之為書也,廣大悉備。」
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「夫書記廣大,衣被事體,筆劄雜名,古今多品?!?/span>
⒊ ?氣度、胸襟的寬宏與開闊。
引《禮記·樂記》:「廣大而靜,疏達而信者,宜歌大雅?!?br />宋·王安石〈上執(zhí)政書〉:「憐其親之欲而養(yǎng)之盡其性,以完朝廷寬裕廣大之政?!?/span>
反眇小 狹小 窄小 褊狹
⒋ ?擴張、擴大。
引漢·鼌錯〈言守邊備塞務農(nóng)力本當世急務二事〉:「其起兵而攻胡粵者,非以衛(wèi)邊地而救民死也,貪戾而欲廣大也?!?/span>
成語典故
戰(zhàn)國時期,秦王嬴政因恨呂不韋專權(quán),設法排擠他,呂不韋畏罪自殺。嬴政將呂不韋的門客全部驅(qū)散。呂不韋的門客李斯上書嬴政:“是以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卻眾庶,故能明其德?!辟炝粲盟?/p>
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土 | tǔ | 土 | 3畫 | 基本字義 土 tǔ(ㄊㄨˇ) ⒈ ?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黃土。 ⒉ ?疆域:國土。領土。 ⒊ ?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 ⒋ ?民間生產(chǎn)的(區(qū)別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間流傳的藥方,亦稱“偏方”)。 ⒌ ?不合潮流:土氣。 ⒍ ?未熬制的鴉片:煙土。 ⒎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⒏ ?中國少數(shù)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省:土族。 ⒐ ?姓。 異體字 圡 社 漢英互譯 dust、earth、ground、homemade、land、local、soil、unrefined 相關(guān)字詞 洋 造字法 象形:像土塊 |
泰 | tài | 水 | 10畫 | 基本字義 泰 tài(ㄊㄞˋ) ⒈ ?平安,安定:泰適(幽閑安適)。泰安。泰然處之。 ⒉ ?佳,美好:泰運。否( pǐ )極泰來。 ⒊ ?極:泰西(舊指歐洲)。 ⒋ ?驕縱,傲慢:泰侈(驕縱奢侈)。驕泰。 ⒌ ?通:天地交泰。 異體字 ? 太 夳 漢英互譯 peaceful、safe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great, exalted, superior; big |
山 | shān | 山 | 3畫 | 基本字義 山 shān(ㄕㄢ) ⒈ ?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沖突或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⒉ ?形狀像山的:山墻(人字形房屋兩側(cè)的墻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⒊ ?形容大聲:山響。山呼萬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ill、mountain、jebel 造字法 象形:像山峰綿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, hill, peak |
讓 | ràng | 讠 | 5畫 | 基本字義 讓(讓) ràng(ㄖㄤˋ) ⒈ ?不爭,盡( jǐn )著旁人:讓步。讓位。謙讓。 ⒉ ?請:讓茶。 ⒊ ?許,使:不讓他來。 ⒋ ?任憑:讓他鬧去。 ⒌ ?被:讓雨淋了。 ⒍ ?索取一定代價,把東西給人:出讓。轉(zhuǎn)( zhuǎn )讓。 ⒎ ?閃避:讓開。當仁不讓。 ⒏ ?責備,譴責:“二世使人讓章邯”。 ⒐ ?古同“攘”,侵奪。 異體字 讓 譲 漢英互譯 allow、give away、give up、let、make、yield 相關(guān)字詞 爭 造字法 形聲:從言、襄聲 English allow, permit, yield, |
壤 | rǎng | 土 | 20畫 | 基本字義 壤 rǎng(ㄖㄤˇ) ⒈ ?松軟的土,可耕之地:土壤。沃壤。壤土。 ⒉ ?地,與“天”相對:霄壤。天壤之別。 ⒊ ?地區(qū),區(qū)域:壤界。接壤。窮鄉(xiāng)僻壤。 ⒋ ?古同“攘”,紛亂。 ⒌ ?古同“穰”,五谷豐收。 異體字 壌 漢英互譯 soil 相關(guān)字詞 霄 造字法 形聲:從土、襄聲 English soil, loam, earth; rich |
能 | néng nài | 月 | 10畫 | 基本字義 能 néng(ㄋㄥˊ) ⒈ ?才干,本事:能力。能耐。才能。 ⒉ ?有才干的:能人。能手。賢能。能工巧匠。能者為師。 ⒊ ?勝任,善于:能夠。能柔能剛。力所能及。欲罷不能。能動。 ⒋ ?會(表示可能性):小弟弟能走路了。 ⒌ ?應該:你不能這樣說他。 ⒍ ?物理學名詞,“能量”的簡稱:電能。熱能。 ⒎ ?和睦:“(蕭)何素不與曹參相能”。 ⒏ ?傳說中的一種獸,似熊。 ⒐ ?古代稱一種三足鱉。 其他字義 能 nài(ㄋㄞˋ) ⒈ ?古同“ |
其 | qí jī | 八 | 8畫 | 基本字義 其 qí(ㄑ一ˊ) ⒈ ?第三人物代詞,相當于“他(她)”、“他們(她們)”、“它(它們)”;“他(她)的”、“他們(她們)的”、“它(們)的”:各得其所。莫名其妙。三緘其口。獨行其是。自食其果。 ⒉ ?指示代詞,相當于“那”、“那個”、“那些”:其他。其余。其次。文如其人。名副其實。言過其實。 ⒊ ?那里面的:其中。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 ⒋ ?連詞,相當于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:“其如是,熟能御之?” ⒌ ?助詞 |
故 | gù | 攵 | 9畫 | 基本字義 故 gù(ㄍㄨˋ) ⒈ ?意外的事情:事故。變故。故障。 ⒉ ?原因:緣故。原故。 ⒊ ?有心,存心:故意。故殺(有意謀殺)。明知故犯。 ⒋ ?老,舊,過去的,原來的:故事(a.舊事,成例;b.有連貫性的比較完整的事情,比較適合于口頭講述,“事”讀輕聲)。故人。故鄉(xiāng)。故土(故鄉(xiāng))。故園(故鄉(xiāng))。故居。故國(故鄉(xiāng),亦指祖國)。故紙堆(泛指舊而多的文籍)。革故鼎新(“革”,除去;“鼎”,更新;破除舊的,建立新的)。故 |
大 | dà dài tài | 大 | 3畫 | 基本字義 大 dà(ㄉㄚˋ) ⒈ ?指面積、體積、容量、數(shù)量、強度、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,與“小”相對:大廳。大政。大氣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 ⒉ ?指大小的對比: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。 ⒊ ?規(guī)模廣,程度深,性質(zhì)重要:大局。大眾。 ⒋ ?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淺或次數(shù)少:不大高興。 ⒌ ?年長,排行第一:老大。 ⒍ ?敬辭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筆。 ⒎ ?時間更遠:大前年。 ⒏ ?〔大夫〕古代官職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 |
成 | chéng | 戈 | 6畫 | 基本字義 成 chéng(ㄔㄥˊ) ⒈ ?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張的成就仁德)。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 ⒉ ?事物發(fā)展到一定的形態(tài)或狀況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學成才。蔚然成風。 ⒊ ?變?yōu)椋洪L成。變成。 ⒋ ?可以,能行:成,就這么辦。 ⒌ ?稱贊人能力強:他辦事麻利,真成。 ⒍ ?夠,達到一定數(shù)量:成年累( lěi )月。 ⒎ ?已定的,定形的:成規(guī)。成俗。成見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 ⒏ ?十分之一: |
不 | bù fǒu | 一 | 4畫 | 基本字義 不 bù(ㄅㄨˋ) ⒈ ?副詞。 ⒉ ?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,構(gòu)成形容詞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謙)。不刊(無須修改,不可磨滅)。不學無術(shù)。不速之客。 ⒊ ?單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⒋ ?用在句末表疑問:他現(xiàn)在身體好不? 其他字義 不 fǒu(ㄈㄡˇ) ⒈ ?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、not 相關(guān)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