唇亡齒寒
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
注音ㄔㄨㄣˊ ㄨㄤˊ ㄔˇ ㄏㄢˊ
繁體脣亡齒寒
正音“亡”,不能讀作“máng”。
感情唇亡齒寒是中性詞。
用法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國家、人際之間的關(guān)系。
辨形“齒”,不能寫作“尺”。
辨析見“唇齒相依”。
謎語口無遮擋
近義詞息息相關(guān)、唇齒相依
反義詞素昧平生、隔岸觀火
英語If one of two interdependent things falls; the other is in danger.
俄語лишиться прикрытия и очутиться под удáром
日語唇がなくなれば歯が寒(さむ)くなる。緊密(きんみつ)な相互依存(そうごいぞん)関係のたとえ
德語verfaulen die Lippen,werden die Zǎhne der Kǎlte ausgesetzt
詞語解釋
唇亡齒寒[ chún wáng chǐ hán ]
⒈ ?唇?jīng)]有了,牙齒就寒冷。比喻雙方休戚相關(guān),榮辱與共。
英mutual dependency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powerful and aggressive enemy; share a common lot;
引證解釋
⒈ ?唇缺則齒露受冷。比喻關(guān)系密切,利害相關(guān)。語本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晉侯 復(fù)假道於 虞 以伐 虢。按,此謂反舉其唇以向上。
引宮之奇 諫曰:虢,虞 之表也; 虢 亡, 虞 必從之……諺所謂‘輔車相依,唇亡齒寒’者,其 虞 虢 之謂也。”
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六:“時(shí)雖已下 荊楚,孟昶 有唇亡齒寒之懼。”
清 孫枝蔚 《<甲申述憂>序》:“何況 關(guān)中 陷沒,海內(nèi)動(dòng)搖,匪獨(dú)唇亡齒寒,螫手?jǐn)嗤蠖??!?br />脣亡齒寒:嘴唇失去,牙齒即要寒冷。比喻互為依存,利害相關(guān)。 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晉侯 復(fù)假道於 虞 以伐 虢。宮之奇 諫曰:‘ 虢,虞 之表也; 虢 亡, 虞 必從之……諺所謂“輔車相依,脣亡齒寒”
者,其 虞 虢 之謂也?!泵?,一本作“唇”。 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趙 之於 齊 楚,捍蔽也,猶齒之有脣也,脣亡則齒寒,今日亡 趙,明日患及 齊 楚?!?br />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安帝紀(jì)》:“邊境者,中國之脣齒,脣亡則齒寒,其理然也?!?br />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理宗紹定六年》:“蒙古 滅國四十,以及 西夏,夏 亡,及於我,我亡必及於 宋。脣亡齒寒,自然之理?!?br />亦作“脣竭齒寒”、“脣揭齒寒”。 《莊子·胠篋》:“脣竭則齒寒?!?br />《呂氏春秋·權(quán)勛》:“先人有言曰:‘脣竭而齒寒?!?br />高誘 注:“竭,亡也?!?br />《淮南子·說林訓(xùn)》:“川竭而谷虛,丘夷而淵塞,脣竭而齒寒?!?br />《戰(zhàn)國策·韓策二》:“臣聞之,脣揭者其齒寒?!?br />鮑彪 注:“揭,猶反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唇亡齒寒[ chún wáng chǐ hán ]
⒈ ?嘴唇?jīng)]了,牙齒就會(huì)感到寒冷。比喻關(guān)系密切,休戚相關(guān)。
引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「輔車相依,唇亡齒寒?!?br />《三國演義·第一九回》:「明上今不相救,恐唇亡齒寒,亦非明上之福也?!?/span>
近休戚相關(guān) 巢毀卵破 巢傾卵破 唇齒相依
成語典故
春秋時(shí)候,晉獻(xiàn)公想要擴(kuò)充自己的實(shí)力和地盤,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(guó)國經(jīng)常侵犯晉國的邊境,要派兵滅了虢國??墒窃跁x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(gè)虞國,討伐虢國必須經(jīng)過虞地?!霸鯓硬拍茼樌ㄟ^虞國呢?”晉獻(xiàn)公問手下的大臣。大夫荀息說:“虞國國君是個(gè)目光短淺、貪圖小利的人,只要我們送他價(jià)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,他不會(huì)不答應(yīng)借道的?!睍x獻(xiàn)公一聽有點(diǎn)舍不得,荀息看出了晉獻(xiàn)公的心思,就說:“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,虢國滅了,虞國也不能獨(dú)存,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(shí)存放在虞公那里罷了?!睍x獻(xiàn)公采納了荀息的計(jì)策。
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,頓時(shí)心花怒放,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(shí),當(dāng)時(shí)就滿口答應(yīng)下來。虞國大夫?qū)m之奇聽說后,趕快阻止道:“不行,不行,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,我們兩個(gè)小國相互依存,有事可以自彼幫助,萬一虢國滅了,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。俗話說:‘唇亡齒寒’,沒有嘴唇,牙齒也保不住??!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?!庇莨f:“人家晉國是大國,現(xiàn)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,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?”宮之奇連聲嘆氣,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(yuǎn)了,于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。
果然,晉國軍隊(duì)借道虞國,消滅了虢國,隨后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,滅了虞國。
唇亡齒寒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亡 | wáng wú | 亠 | 3畫 | 基本字義 亡 wáng(ㄨㄤˊ) ⒈ ?逃:逃亡。流亡。 ⒉ ?失去:亡佚。亡羊補(bǔ)牢。 ⒊ ?死:傷亡。死亡。 ⒋ ?滅:滅亡。亡國奴。救亡。興亡。 其他字義 亡 wú(ㄨˊ) ⒈ ?古同“無”,沒有。 異體字 亾 兦 漢英互譯 conquer、deceased、die、flee、lose 相關(guān)字詞 滅、歿、卒、興、存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death, destroyed; lose, perish |
寒 | hán | 宀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寒 hán(ㄏㄢˊ) ⒈ ?冷,與“暑”相對: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帶。寒戰(zhàn)。寒噤。寒食(節(jié)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從這一天起不生火做飯,也有的地區(qū)把清明當(dāng)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來暑往。唇亡齒寒。 ⒉ ?害怕:寒心。 ⒊ ?窮困,有時(shí)用作謙辭:寒門。寒傖。寒舍。寒窗(喻艱苦的學(xué)習(xí)環(huán)境)。寒酸。寒士(舊指貧窮的讀書人)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cold、humble、poor、tremble 相關(guān)字詞 熱、暑、暖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cold, wintry, |
唇 | chún | 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唇 chún(ㄔㄨㄣˊ) ⒈ ?嘴的邊緣紅色部分:嘴唇。唇齒(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兩方面)。唇膏。唇裂。唇舌(“嘴唇”和“舌頭”,喻言辭)。唇吻(嘴唇,喻口才、言辭)。唇亡齒寒(關(guān)系密切,利害相關(guān))。 異體字 ? 脣 ? 漢英互譯 labium、lip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辰聲 English lips |
齒 | chǐ | 齒 | 8畫 | 基本字義 齒(齒) chǐ(ㄔˇ) ⒈ ?人和動(dòng)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(通常稱“牙”):牙齒。齒腔。齒髓。齒齦。齒冷(笑必開口,笑的時(shí)間長了,牙齒就會(huì)感到冷。因謂譏笑于人,如“令人齒齒”)。 ⒉ ?排列像牙齒形狀的東西:齒輪。鋸齒。梳子齒兒。 ⒊ ?因幼馬每歲生一齒,故以齒計(jì)算牛馬的歲數(shù),亦指人的年齡:馬齒徒增(舊時(shí)自謙年長無能)。 ⒋ ?并列:不齒(不能同列或不與同列,表示鄙棄)。 ⒌ ?談到,提及:齒及。不足齒數(shù)。 ⒍ ? |